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惊喜与遗憾参半-华为Mate40 Pro影像系统使用体验

2020-11-01 11:06 作者:评者N大  | 我要投稿

开门见山,本次回答褒贬参半,包含大量视频与图片说明,对于Mate40 Pro的体验,会直面我这个“臭按快门”的所关心的面几个问题,

相信华为肯把机器借我,不仅仅是只为了“赞美”,对一个积极进取且有自信的品牌来说,建议与意见比起赞美更可贵:

1.算力提升的ISP 6.0能带来的收益明显嘛?(顺便说下视频)

2.XD Fusion加持下的默认模式出图品质相比专业模式的高分辨率模式(JPG-L)有什么优缺点?

3.算力提升对于大光圈抠像有帮助嘛?

4.超广角没有自由曲面镜头的Mate40 Pro,相比P40 Pro的超广角畸变有改善嘛?

5.主摄没有OIS光学防抖对日常拍摄影响大么?

6.人工暖光源环境的自动白平衡是否有改善?

7.长焦画质如何?

8.3D Mark跑分提升大不大?

我们逐条来说,首先关于ISP6.0的提升问题,算力强了之后最明显的改善就是默认模式下XD Fusion的堆栈时间变短了,也就是说拍好马上浏览的载入时间(后台运算调整明暗光比)大幅度缩短了,个人感觉之前快了三分之一,另外慢动作拍摄基本可以做到连续拍了(载入时间大幅缩短至大约一秒不到),这是很棒的体验提升。

拍照浏览速度

其次算力提升似乎带来了更高的防抖采样精度,之前视频防抖会偶尔卡顿的工况(手持仰视,旋转)的拉扯感基本消失,基本上除了轻微的Z轴起伏之外(这也是目前顶级手持增稳云台的意义),对于视频拍摄来说是个很重要的提升。

视频防抖能力

看过这段视频的小伙伴或许也能发现,自动白平衡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跳变也比之前更加顺滑敏捷了。

发布会上我很关注的一点就是基于ISP算力提升带来的50%控噪优势,众所周知,由于需要高速快门采样动作,超级慢动作视频需要极高的光照强度保证视频的画质,而我特意用慢动作视频在暗光下试了一下,画面确实比之前更加干净,反差维持也很出色。

慢镜头

无论是默认模式,还是在专业模式下使用同一ISO可以获得比P40Pro更为纯净,伪色更少,细节更多的照片,很有意思的是,自动曝光倾向M40P和P40P完全不同,但不管如何,我们只看结果:

无论是涂抹,锐化都更加“聪明”了,毫无疑问这是计算量提升的成果,这就是科技的进步吗?!(战术后仰)

但........视频方面就不如固件已经打磨得趋于完备的P40Pro了,在高ISO下,P40Pro在过渡区域有着明显更出色的控噪能力,而Mate40 Pro灰噪与涂抹就明显很多。

固件更新要抓紧了。

视频噪点对比

视频长焦变焦时,衔接流畅度似乎比之前有好一些了,清晰度方面,5.5X是个坎,以此为界,衔接清晰度会有较大差异。

视频变焦浏览

第二点,可能是算力提升让采样数量进一步提升的关系,在XD Fusion加持下的默认拍摄在很大一部分工况甚至可以取代专业模式下高分辨率模式,我们把图片类比一下:

还是那句话,在基于超级算力基础上的超级采样就是“只要推力大,板砖也能飞上天”。可以看到手持工况下的XD Fusion默认出图不仅有更高的宽容度,细密纹路处的细节再现甚至还略超高分辨率出图。

华为的趋势很明显,利用算力与AI让入门用户无需大张旗鼓地切换各种繁杂模式也能获得良好效果,这一点至少在不少工况实现了。


第三点,大光圈抠像的错误率个人感觉比之前进一步降低:

大部分工况下的虚化过渡还是不错的,当然,必定翻车的情况还是会翻车,这一点哪个品牌都别嘲笑彼此,一样菜:

采样精度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算法还需要提升,某些工况下的前景虚化量并不收光圈大小影响,某些工况的虚化轮廓还不自然,这一点期待新固件来补强。

大光圈模式bug


退一步说,即使如此,Mate40 Pro的大光圈品质与精度也已经是业界第一梯队中的上游了。

第四点,虽然没有Mate 40 Pro+超大杯的自由曲面镜片,但Mate40 Pro的超广角畸变(线条弯曲)已经明显比P40 Pro更出色了,线条弯曲变形的情况几乎不可见。

之前P40Pro发生的70%区域畸变几乎不复存在,只在画面极边缘的区域有很轻微的畸变,这一点要鼓掌。

第五点,主摄没有OIS光学防抖对日常拍摄影响大么?

由于更高算力的XD Fusion可以堆栈更多的采样,主摄没有OIS对于日常拍摄影响甚微,主要的影响集中在专业模式手持工况,我在专业模式使用主摄在1/4s保持清晰的概率并不高,

但在默认模式下XD Fusion会自动提升ISO保证安全快门的前提下尽量多拍摄多采样多堆叠抵消位移,同时也保证了画面清晰度。

同样的,没有主摄OIS加持的夜景模式清晰度保证度似乎不如之前,需要人为提升ISO来提升快门速度,专业模式下的手持慢门效果就不说了,而默认模式又再一次证明了XD Fusion的潜力。

第六点,人工暖光源下的自动白平衡一直是华为旗舰的软肋,这一次虽确实有了改善,首先是冷暖混合光的复杂工况,多摄之间的白平衡衔接,除了主摄,大家都较为统一:

既然主摄是软肋,那么我们就集中说吧,

主摄在人工暖白光源下的色彩再现很出色,各种色彩的表现都颇为真实:

但暖光拍摄依旧有概率偏冷,把暖光灯拍成暖白光灯:

希望以后在默认模式下也有个小选项,能人为干涉白平衡偏移。

第七点,5X长焦素质很高,我故意在阴天拍摄远景,依旧可以获得轮廓分明,反差适中,细节不错的图片(鼓掌)。

10X长焦则在某些工况下会有读取小纰漏,不知是传感器读取,涂抹算法还是jpg位图封装时压缩出了问题,一些斜线会出现断层(线断了):

是不是有些人要笑了?不好意思,其实今年发布的一些旗舰在最长焦端也出现了类似问题,可能是近似的涂抹算法造成?

10X的表现期待在新固件发布后能进一步补强。

第八点,3D Mark跑分,可以说比P40 Pro有了质变般的飞跃,说是完全两个级别不为过:

(两机均充满100%电量,清后台)

分数差异之大我也有点意外。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喜欢玩画面特效复杂的手游大作,那么P40 Pro和Mate40 Pro就是完全两种体验,如果你已经能满足与于P40 Pro的流畅度,那么Mate40 Pro就是战未来了。

当然,抗压测试的稳定性明显没有P40Pro那么好,很有可能是功耗墙的策略关系,无法发挥出这款手机的极限性能,期待下一个版本更新能让这个“性能怪兽”满血归来。

即使退一步,不涉及影像系统,单看CPU/GPU的算力差距,对很多群体来说,收益就已经抵得上差价了。当然,先决条件是你能接受Mate40 Pro的尺寸与重量。

Mate40 Pro的软件还在评估阶段,例如高ISO下的视频涂抹感,10X长焦下的读取小纰漏,暖光环境下的自动白平衡倾向这些有待改进问题,但进步依旧明显,

总的来说,这台机器带给我的惊喜与期待远多于遗憾,尤其是事关算力的所有项目,体验都提升了一个层次,作为一台有着超好硬件底子的机器,潜力也肯定不止于此。


大家都懂的,熟悉华为的的小伙伴心里都有数:华为旗舰手机的完整形态是在发售后的半年。

但..........

如果你真要等半年再买Mate40 Pro,那个时候的价格恐怕就.......

惊喜与遗憾参半-华为Mate40 Pro影像系统使用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