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较量》 十六 2011.05
余震 十六
于登亮和杨军因工作琐碎之事,发生矛盾,在狗食老尚的刺激下,竟然升级到“血案”,这俩倒霉孩子,真不让人省心。
刚刚上班,就听到这么不好的消息,得知此事后,小林有些着急又有些生气,急的是这么点小事儿至于动手打架吗,而且还打成那样,气的是旁边那么多人围观怎么会没人给及时劝一下或阻止呢,让事情闹到这一步。现如今事情到了这一步,不仅仅是公司这边怎么处理,听说于登亮那边已经报警,怎么收场呢。小林首先找到了杨华军的同学也是部门助理冷海静。
小林对冷海静说:这件事情既然闹到这个地步,你既然是杨华军的同学,又是杨华军的好朋友,不能不管,应该出面给杨华军帮一把。
冷海静此时有点为难地说:我出面有点不合适吧,我担心于登亮那边会说我偏袒一方,还是您出面比较合适。
听冷海静这么一讲,小林有点急了:都到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作为年长的师傅这件事情我自然要管的,只是我不想以部门身份出面,最好你们年轻的管理应当代表部门出面吧。算啦,我不管你去还是不去,反正我是要去的,这样吧,我先去医院一趟。
冷海静听小林讲完,马上答应道:部门这边您别惦记着了,回头我给补个出厂办事的条吧。
当时正是午后两点来钟,大夏天儿的烈日当头啊,小林骑着车奔在医院的路上,没遮没挡的,那个太阳就跟背在小林后背上,又像顶在小林脑瓜顶上,走到哪它就跟到哪。那个汗一边出一边蒸发着,快到医院门口了,小林找到了一个便民小超市,甭管怎么说不能空着手先买点鲜货和营养品吧。进了医院大门后,小林一边打听着一边往医院急诊室走去。小林也不知于登亮住在哪间病房,正在边走边找边打听的时候,忽然发现在不远处一间病房门口,坐着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感觉有点面熟,当他走近了的时候,那个人冲小林高声说道:哎呀,这不是二伯嘛,看看大热的天,还让您大老远的跑来了。
小林定睛一瞧,原来是于登亮的母亲,他赶紧上前和于登亮的母亲打招呼:唉,我说老嫂子,快别提了,有嘛事儿回头再说,儿子亮亮呢。
于登亮的母亲手向病房内一指:这不在病床上躺着呢。
小林赶紧走进了病房,于登亮看见小林来了,刚想从床上起来,小林赶紧轻轻按住他:别别别,先别急着起来,现在感觉怎么样啊。
这时小林看到,于登亮的脑袋上裹着厚厚的纱布,上面还隐隐透过了一些血渍,就连身上穿的病号服的衣领上,也残留一些血迹。看来是够重的。
此时于登亮,慢慢的半躺半坐的对小林说道:刚才喝了点红糖水,现在好多了,您不知道我刚开始都昏迷了,现在还有点晕呢。
这时于登亮的母亲,有点愤愤的说到:您说说二伯,这有多缺德呀,有多大的仇啊,下嫩么大的黑手,有这样儿的嘛,您可知道,亮亮这孩子,平时老实巴交的,可不会打架,您说是不是。
小林赶忙应付到:啊啊,说的是,亮亮是个老实孩子。您先别着那么大的急,咱们首先先把亮亮的病治好,有嘛事都好说。
于登亮的母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我跟您说啊二伯,您可知道,我可不是不讲理的人,但说嘛这一次也得有个说法。
小林继续安抚着于登亮的母亲,随后小林问道:这不用您说肯定的,不过我听说您这还报警了,有这么回事儿吗。
于登亮的母亲听小林这么一问,马上回答到:是,亮亮的舅舅听说亮亮耐(挨)打了,还嫩么重,要不是我们摁着,早就窜儿了,早把那个小子搋(chuai)一顿了。后来我们都劝着,这不他舅舅在河北分局那有人,就报案了,把那小子给猴儿起来了。
小林闻听此心急火燎啊,但是表面上还得强忍着:我说,老嫂子,您看能不能再商量商量,您应该能明白,这俩孩子都不是混人,这俩孩子在我跟前工作我都了解,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您也说了他们能有多大仇啊,都是老实巴交不会打架才下黑手,您说对不对。再者说咱们首要问题是儿子的身体,只要儿子没什么毛病,比什么都重要,不至于把那孩子给拘留吧,您想想把那孩子拘留了,工作肯定丢了,档案上还留黑点儿,这孩子以后不就完了嘛。再说以后还有可能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处理不好也影响工作吧。
听小林这么一说,于登亮的母亲说道:他完不完的我不管,那我们儿子又耐(挨)打,听说回单位还得耐(挨)罚,那我们找谁说理去。
听于登亮母亲这么一说,小林当即表示:老嫂子,如果您还信得过二伯我,单位那边您放心,我保证回头把这事儿给处理好。不过咱们先在分局那把这个案子撤了吧,您看呢。
于登亮母亲听小林这么一讲,想了想:好吧,回头我和他舅舅商量商量,撤就撤吧,不过我这是看在二伯的份儿上啊。
就这样,小林把杨华军从分局领了出来。
经过一天的治疗,医院和于登亮母亲商量,现在于登亮的病情没有大碍,有些轻微的脑震荡再有就是一些皮外伤,现在急诊床位也紧张,不如回家养伤好一些。于登亮要出院了,但是,于登亮的母亲又提出了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