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故事:新本格与梅菲斯特奖

推理圈子存在着不少奖项。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鮎川哲也奖等等都是推理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奖项对外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一本得了奖的书给人的印象就是强过无奖的书。但是,在诸多推理奖项里,有一位生来就与众不同。这奖项的诸多作品都被大家冠有了《雷作》甚至是《屎作》的称呼。虽然背负着众多的批评,但它无疑带给了推理界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提拔了许多重要的作家。这是新本格与梅菲斯特奖的故事。
说起新本格,那就得先解释什么是本格?本格在日语称作honkaku, 意思是“真正的”,在推理界里,本格代表着传统的推理小说,对应着欧美的whodunit,讲求的就是个公平与逻辑的推理。这些小说往往包含着密室,名气侦探,豪宅,伟大诡计等等较为常见的推理设定。新本格本身是本格的一个支线,代表着新一代的本格推理。新本格扩展了本格狭义的框架,融入其他文学类的设定以及后现代文化的世界观同时保留着本格的设定。这也是为什么新本格的作品往往较为奇特,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带着新本格的作品都属于新本格运动高潮期间的作品,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梅赏作品,之后的新本格作品也都深受这些作品影响。
新本格的运动起源于1981年,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当时的岛田带着占星的原稿参加了江户川乱步奖,虽然最后落选,但他就此出道成为了一名推理作家。他一直都对本格推理抱有一个执着的心,坚定地认为本格是推理的魂魄。为此,他提拔了许多与他关系密切的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的本格作品,其中就包含了綾辻行人和他的《杀人十角馆》。十角馆的推出让大家开始意识到了新本格的运动,把新本格推上了推理舞台的正中央。
短短的2年后,1989年,北村薰带着《空中飞马》开始了他的推理作家生涯。他的写作方式开始了现在大家认知为的“日常推理”。《冰菓》便是这一类推理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推理界在世纪末将迎来的革命,不知道有谁在这时看到?
可惜的是,一年后,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经济的萧条意味着众多的人不是失去了事业,就是事业不景气。一位出生在小樽市的设计师也不例外。他的公司才刚刚开始不久就遇上了这种事情,真是倒霉到家了。因为没单子的缘故,他每日在公司里闲得很,于是便开始写作打发时间。想必他当时自己也没想到,用来打发时间的稿子会兴起一次革命。这位设计师的名字是大江勝彦,但大家对他的笔名更熟悉,京极夏彦.
四年后,夏彦因为黄金周没钱去旅行,带着了刚写好的《姑获鸟之夏》的原稿拜访了讲谈社。他期望着原稿能立马为他带来一定的稿费,好让他去旅行,书之后的销量怎么样,他并不在乎。可惜,当时接收他稿件的编辑,唐木厚,告知一个稿件得到批准所需的时间通常是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夏彦有些失望,但还是把原稿交了上去。出于礼节,唐木当天略过了收到的原稿,并把夏彦的《姑获鸟之夏》一个晚上读完。夏彦的妖怪与推理的结合震撼了当时的唐木,他意识到这是一部非凡的作品,并立马把原稿分享给其他的编辑。两天后,夏彦正式以一名推理作家出道。
1994年已有不少推理小说带着“新本格”这个词腾空出世,但在看到《姑获鸟之夏》之后,讲谈社的编辑,宇山日出臣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革命。未来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日本从未见过的作品。这些作品需要被记载下来,作家也需要被提拔。带着这样的理念,他利用了当时才刚出世的梅菲斯特杂志,设了梅菲斯特奖。
带着《究极的娱乐》和《只要有趣,什么都可以》,梅赏就此诞生了。不少人误会了梅赏是一个推理奖项,但实际上,梅赏一开始就没限制自己在推理这个文学类里,只是赢得此奖的作品大多都是推理作品而已。犹如它口号,凡是有趣的作品,都有机会赢得梅赏。梅赏在当时的文学赏也标新立异。普遍来说,不管是什么奖项,都会经过一个原稿的筛选过程,以排除不符合奖项需求的作品或是问题作。只有通过筛选的稿件会被奖项的编辑阅读,但是梅赏没有。如果收到了100份稿件,梅赏的编辑就阅读100份稿件,完全不经过筛选这个过程。这意味着不管是多么雷,多么极端的作品,都有机会赢得梅赏。梅赏的编辑在阅读完收到的稿件之后,会展开一轮的圆桌讨论。在这讨论里,他们会分享这次收到的各个作品。如果只是平凡之作,那编辑只会给予一句评论。如果是非凡之作,那么他们就会展开一个深入的讨论。在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编辑们会宣布他们觉得值得获奖的作品,并通知作者。每一轮的讨论都会被记载在梅菲斯特杂志里。每轮的讨论也不一定需要宣布获奖作品,不少的讨论都没宣布任何作品获赏,也有的讨论宣布两部作品,甚至三部作品获赏。
1995年8月,第一轮的圆桌讨论宣布了梅赏正式开始募集原稿。当时一位助理博士在书店注意到了梅赏,并得知他们并不限制原稿的页数,也不限制横向排列。想要从写作赚点小钱的他,把作品寄给了梅赏。这位博士名叫森博嗣,他寄去的原稿《冰冷博士与密室们》之后成为了他S&M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在第二轮的圆桌讨论里,只收到了三部原稿,但是编辑们都提名了森博嗣和《冰冷博士与密室们》,并宣布会通知他。在一系列的交流和编辑的推荐下,决定了第一部梅赏作品会是森博嗣的第四部小说,《全部成为F》。当时梅赏因为没什么做宣传,所以收到的稿件并不多,全部成为F很早就被内部定下获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宣传梅赏和定下一个标准,以确保未来收到的原稿符合梅赏的方向。在第三轮的讨论里,他们宣布了《全部成为F》获赏,第一部梅赏作品就此诞生。但是,这轮讨论还有一个,较为革命的宣布。当时收到了7部原稿,而其中一部,立下了梅赏未来非凡生涯。这部原稿的作者出自于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当时他分享了此原稿的前作给成员们,却因为过于极端与违背常理的剧情,收到了许多批评。他最终还因此退出了研究会。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震災摧毁了他父母的家。在此影响下,他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并在完成之后寄给了梅赏。1400页的原稿吓到了当时的编辑们,但它出奇的思路,不符合常理的诡计和前所未见的写作手法得到了编辑们的认可,并宣布会通知作者。这部原稿叫做《1200年密室传说》,也正是后来的第二梅赏作品,清凉院流水的出道作,《COSMIC世纪末侦探神话》,又称《密室传说》,又称《密室物语》。分享给京都推理小说研究会的前作则之后成为《JOKER旧约侦探神话》
当时《全部成为F》推出的时候,虽然森博嗣定位它为一本推理小说,绝大多数的读者却都把它当成一本科幻小说来阅读。销量也马马虎虎,争议不大,后来S&M系列火了之后,全部成为F也才得到更多人的注意。COSMIC可就不一样了,刚推出就伴随着两极分化的意见。保守的推理爱好者都无法接受此书的谜底,反转更是莫名其妙。流水的文字谜语连当时的高手都难以解开。但也有一部分的推理爱好者认为流水写出了”十年一见“的神作,真真意义的突破了推理类文学一直以来的狭义框架。流水本身叫自己的作品”流水大说“,一种结合了诸多不同文学种类,关于世界的故事。这书火出了推理的圈子,不少的文学评论家都给予COSMIC评价。从此,流水也就被冠上了“问题作家”这个称,。未来的作品也都饱受争议。
不管大家对流水与他的作品的意见如何,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他的影响力。COSMIC的推出不止给予了梅赏热度,也给予了梅赏一个符合它初衷的方向,试验田。从此,梅赏收到的诸多作品都是利用了推理框架的实验作品。这些作品里都存在着COSMIC的影子。流水启发了许多的作家开始创作,值得提名的就有西尾维新,舞城王太郎和佐藤友哉。大家肯定对维新不陌生,毕竟他的物语系列真的很火,但不知道多少观众知道他出道于梅赏?2002年,20岁的维新把他的第一部小说,《并肩而行》,寄给了梅赏并在一年后,作品在改名为《斩首循环 蓝色学者与戏言玩家》后,获奖出道。在西尾的心里,有五位文学“神”,其中两位是清凉院流水和森博嗣,其余的三位则是京极夏彦,笠井洁和上远野浩平。可见他把流水看得多高。后来的化物语一开始也连载于梅菲斯特杂志。剩下的两位可能大家不熟悉。舞城王太郎,认识他的可能是因为2020年的ID:INVADER动漫,但他在日本的文学界名气并不小。2001年凭借着《烟,土或食物》成为了第19界梅赏获奖者的他,后续拿过芥川龍之介獎和三島由紀夫獎。2008年创作的《迪斯科星期三》更是在众多读者心里荣获奇书的地位,成为了第五本推理奇书。维新与舞城也曾为流水的JDC系列写了致敬作品。佐藤友哉则以《电影般风格 镜公彦理想的杀人方式》拿下了第21界梅赏,后来涉足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最出名的是《DENDERA》。提名的这几位作家后来也成为了讲谈社创办的《FAUST》文学杂志的主力作家,让《FAUST》一度成为了当时日本最畅销的文学杂志。他们也就此成为了新本格运动的代表作家。
但是所有的运动都会迎来它的退潮,新本格的热度在新世纪开始不久之后,就开始消散。梅赏虽然自清凉院流水获赏之后,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强力的作品,但在维新那帮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像他们如此出色的作家出现。这也不是说梅赏就此没了好作家诞生,第50界的获奖者早坂吝算是个出色的作家,但远不及维新那帮人的影响力。梅赏也更换了很多的编辑,审核标准难免改变了,加上社会的改变,梅赏的作品也逐渐走上了稍微平凡的路。
转眼我们来到了2023,流水成为了上帝的崇拜者,维新刚写好新的物语系列,舞城正在制作新一部动漫,佐藤做起社长的同时玩起了乐器,新本格的运动早已失去了热度而梅赏则屹立不倒的提拔着新人和给予试验作品机会。很多意义上,梅赏延续了新本格的精神。虽然梅赏失去了以前的辉煌,也没什么作品带着新本格的旗号推出了,但它们对推理界,整个文学界的贡献仍然可以被感受到。未来说不定还会有革命发生,到时候,会不会有一个新“梅赏”出现?这我们不知道,但可以期待。
新本格与梅菲斯特奖的故事,也就在此画上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