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竞争发生在和平与战争之间,我们一定要预先做好准备
在G20峰会中美元首会谈之时,拜登向中国提出了四不五无意,特别提到了美国不会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也不支持台独。对于拜登的承诺,我们这边只能听其言观其行,因为美国是当今的全球霸权,而中国是唯一有实力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在美国国内已经把反华当成政治正确。
拜登政府在2022 年国家安全战略将美中关系确定为战略竞争,意味着这场竞赛的赢家不一定是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超越对方,而是谁能够长期维持外交、信息、军事、经济、金融、情报和执法能力的全面、全方位的较量优势。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微妙和复杂的关系,因为与美国人在准备与中国和平竞争的同时,又要准备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人意识到不与中国打仗,就不可能赢得与中国的竞争,而想与中国打仗又担心打不赢。
据《突破性防御》报道,美国海事战略中心的本杰明迈纳尔迪称,他观察过一场中国大陆武统台湾的兵棋推演过程,结果非常残酷,美国应该为与北京进行更复杂的对峙做准备。很少有人考虑中国大陆不会登陆台湾岛,而是采取封锁行动的后果。
有人认为,美国有战略轰炸机部队,即使只有141架轰炸机,也能与中国海军和中国整体海上能力的对抗。但是,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中,美国无法面对中国2250架具有强大能力的战斗机,数千套地对空导弹系统,这是美国几十年来从来没有面对过的先进空中力量。
鉴于美国空军没有远程护航战斗机来保护轰炸机,美国的空对面打击优势在中国面前似乎并不存在。美国航母战斗群很强大,但是中国有全球唯一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反航母体系,海军优势并不明显。核潜艇是美军的优势,但是如何在发生冲突时快速部署到位比较难,携带的弹药量也可能不足以改变态势,攻击中国舰只还让自身面临着生存风险。
美军面临的第二大困境是陆军、海军陆战队似乎在面对中国时没什么用。美国要对付中国,需要每个军种都能在激烈战略竞争中找到自己位置,而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需要部署到地面才能有效。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基地由于增加部署就需要与盟国和伙伴进行资源整合,而这将面临极为复杂的外交问题。
在和平时期的海外部署行动会引发争议,比如部署到中国军队存在的地区,会影响国际舆论对美国的正面形象。简言之,美国人在中国家门口展示对峙能力不足以应对解放军的挑战,但是想在中国周边部署更多军队又是不现实的。
美国军队现在需要找到办法将所有军种都纳入与中国的竞争中,要在中美冲突时发挥重要作用,现实是美国多个军种的准备低于与中国发生冲突的需要。所以,美国人已经认识到与中国竞争是日常性的,是利用国家力量多个维度的力量。双方不太可能发生军事冲突,但又相互给对方压力。美国还必须选择与中国在其他领域的较量,将国务院、商务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情报界的非军事部门,以及更多部门和领域一起发挥与中国展开竞争。
总体来看,中美之间的竞争介于和平与战争之间,美国人想获得军事优势希望渺茫,因为美国有几个军种暂时无法参与到与中国的竞争之中,而要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对付中国也比较难,因为中国社会有更强大的凝聚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军队当前集中主要力量在家门口与美国竞争,中国社会体制在大国竞争中也有优越性,中国周边国家也不再愿意站在美国一边,这一切都预示中美竞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