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相对运动(1/2)
1.1.1 相对运动
牵连运动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如图,阴影长方形以速度v_1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点相对长方形以v_2沿着AE做匀速直线运动,C点的实际轨迹如图,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从位移开始分析,由矢量的运算易得
这里其实对应2个参考系,一个是地面静止参考系,一个是长方形运动参考系。我们一般将称为绝对位移,
称为相对位移,
称为牵连位移。即
由于上述等式恒成立,我们可以将等式两侧同时对时间求导:
即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三者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其中均由于参考系的运动导致。
同时考虑位移、速度、加速度时,则有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我们将等式两侧同时对时间求导,默认了不同参考系内时间变化相同,即时间间隔是绝对的,这也是伽利略的想法,以后我们学习相对论之后,会对上述等式作相应的修正。
参考系说明
平动参考系
所谓平动,指的是物体在运动时,其上任两点连线始终保持平行,此时物体上任一点轨迹都相同。在平动参考系中,\vec x_{牵连},\vec v_{牵连},\vec a_{牵连}分别等于参考系自身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转动参考系
转动参考系中的运动,比较复杂,我们放到圆周运动部分再作介绍。
静止参考系
某人以
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跑时,感到风来自正北。如他将速度增加一倍,则感到风从正西北方向吹来,求风速大小。
这里人感到风的方向,指的是风相对人的速度,所以我们选地面为静止参考系,人为运动参考系,有
本题中人的速度已知,我们先画一个向西的人的速度,此时风相对人速度方向向南,但是大小未知,我们过B作一条垂直于
的垂线,则风速矢量的终点在这条垂线上。
当人的速度变为2倍,
此时风相对人速度方向为东南,过点作一条南偏东45°的直线,则风速矢量的终点也在这条直线上,由于前后过程风速不变,风速矢量的终点为一固定点,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风速矢量的终点。
,由几何关系得

这道题中蕴含了算两次的想法,这是我们后面经常使用的方法,核心是将一个矢量用两种方式表示,相当于联立了一个”矢量的方程“求解。
这道题中蕴含的另一个想法是,我们在画矢量图时,如果只知道一个矢量的方向,不知道其大小,在确定矢量的起点之后,我们可以用一条射线来表示矢量终点的所有可能位置,为后续的分析做准备。
同样的,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矢量的大小,不知道其方向,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矢量终点的所有可能位置。
小河的两岸平行,相距
.河水速度为
,小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
,小船从岸边向河对岸划去,求以最短航程过河时,对应的时间。
最短航程,是相对地面参考系而言。
这里
的大小已知,方向未知,可以画一个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
点在圆上。此时画出的矢量图有两种情况:
1.当大于
时,
点在圆的内部,航程最短为
,此时实际速度垂直河岸
过河时间

2.当小于
时,
点在圆的外部,航程最短时,对应
最大,此时实际速度刚好与圆相切,
,由几何关系,总航程
,过河时间

运动参考系
以上两个问题,我们研究的都是静止参考系中的运动,有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运动参考系中研究。
在宽度为
的街上,有一连串汽车以速度
鱼贯驶过,已知汽车的宽度为
,两车间的距离为
,如图所示。一行人想用尽可能小的速度
沿一直线穿过此街,试求此人过街所需的时间。

这里人和车都在运动,不好分析。由于人可以看成质点,车不能看成质点,我们可以选取汽车为参考系,此时
与上题类似,画矢量图如下:

要使得人能够过街,则人相对车的速度与街道的夹角必须大于
,临界情况对应
,此时要使得速度最小,则
矢量刚好与虚线垂直。此时人相对车的速度大小为
,由几何关系,过街过程中人相对车的总位移为
,故人过街的时间
代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