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棋少女》的评价
《围棋少女》是一部怎样的小说,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就是依托答辨,用答辩形容都算是侮辱答辩。不过即使有这样路人皆知的事实却依然有东西洗地,不知道是界徐盛神甘宁下了班放出了一堆阴兵,还是圣伊丽莎白休假让某些人溜出来了。看来必须得说点什么了。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洗白侵略,外加恶意抹黑国人形象。前者主要例子是男主那种答辩一般的思想和言行,外加女主视角对恶行的淡化乃至美化、对抵抗者和英雄的恶意与亵渎;后者……比如同样去松竹馆对国人就用不好的词,一到“野兽”就显得有情义,同样是京腔,“它们”那就说怎么好,女主视角就是令人讨厌的。类似春秋笔法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讲述了,很多都是显得“那边”更有情谊、更正义、更合理,就凭这本书这个作者可以跟阎王吃顿饭了,不过我怀疑阎王都嫌晦气。所以,我的评价是:总之,依托答辨,僵尸看到作者的头内容物都得失望离开,连屎壳郎都不愿意动。
有的人说男主是反派,怎么把思想写得恶劣都无所谓。理论上这么说是成立的,但是这本书有没有旗帜鲜明说男主不对?没有,正相反,对男主这个屑的描写还显得它多么正义,多么合理,干了坏事还立牌坊;至于女主视角,比起反侵略,更多的还是关心所谓的爱情外加对抵抗者的春秋笔法。男主就这么个描写,就算是真有指出错误了,也会给出那种“坏人不是完全坏”的感觉,并很可能因此忽视这帮屑的恶贯满盈,如某些东京食尸鬼粉丝锐评国漫日漫区别故事,不过普通的动漫还好说,这个涉及特殊历史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何况女主的视角并没有突出那帮屑的恶和我方的正当,表现出来的形象要么是只有爱情的洒邲,要么只有对我方满满的恶意,以及如觉醒人一般大肆描写“国人劣根”。而且里面有一段描写某些类人生物占了的地方的繁荣,更是其心可诛,我直接引用这样一句话:任何帮助他国繁荣建设的行为,永远不能建立在侵略的背景之下,哪怕他做了多少贡献,也不会掩盖它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更何况他们帮助建立了什么。看似双视角把男主写的更恶劣更能反战,实际上这种春秋笔法恰巧更能模糊男主的恶行,毕竟无论哪方都没有明确指出男主的恶,倒是显得男主多么正确(尤其是“繁荣”),接受到真相的也许可以清楚,万一是没接受真相的呢?万一是接受了错误真相的呢?至于借某些自媒体锐评二熊的,不好意思,二熊打架我就是看戏,关我啥事?你觉得他们不对反对他们就好。
有的人说2001年的拿出来批判是为了作文章,凭什么过了20年就不能批判?秦桧还是几百年前的,大家批判这个败类是不是有问题没事找事?日本马桶水、日本小学生这类飞刻纽斯更早,我照说不误,因为围棋少女就跟这堆东西一样就是依托答辨。

至于为什么不说作者,不好意思,只是你不说而已,或者说你挑的视频不说而已,作者就跟书本一样也是石,看它在微博发的,我随便截一张图我号就要没。
至于有的人说不给看原文恶意引导,一派胡言,这个书是得到出版的(能出版已经说明很大问题了),而且大家都在发各种链接,很多人都是看了之后觉得就是依托答辨。而且我又不研究谢特,已经有很多人看了,我没必要浪费这种时间去看这个屑,这段时间都够我推几个老婆了,对了,我虽然玩那边的作品,但是我至少知道是谁给了我们这么宝贵的时间,而不是像某些无脊椎动物,对了,你说中秋是三家分晋后某个国的同名,难怪这么支持这本书。
总之,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就是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而且还有无穷危害,这本书面向国外和初中生(文笔也就那样),这种看似把“反派”写得越坏思想越奇怪越能反对战争实则描写恰巧模糊了“反派角色”的手法很容易影响不明真相的人,毕竟我见过某个作品单纯描写一个出现鬼子的背景板(类似东野圭吾《解忧杂货铺》的背景)都已经有人说“它”是可怜人了,更别说围棋少女这种更高明的春秋笔法。不过你要是想看我也拦不住,你在家里看到眼睛瞎了我也不管你,别在我面前秀就得。祝作者早登极乐。至于刘美茜子,我觉得可以跟倭战国名将伊洋谦喜组cp。
最后,向抗击侵略者的战士们致敬!为当年死于侵略者的死难者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