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名作精彩节选

1.败莫败于不自知!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人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
2.得言不可以不察。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
听别人传来的话不能不加以思考分析。
3.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谨听》。
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多种祸患的根源。
4.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
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抛弃生命,把死亡看成回家一般。此言意在提倡一种为了行义而愿弃生命的人生价值观。
太全了就一定要缺,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不懂得义理,根源在于不学习。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意在提倡行动起来
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儿子。说明举用人才应出以公心。
9.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己》。
水从山里流注到大海,并不是水爱海不爱山,而是地势高低不平造成的。比喻在上者英明,贤才便可得到重用。
10.愚之患在必自用。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愚蠢的人致命弱点,就是专凭自己的主观意图去办理事情。

11.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观世》。
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喜欢和比自己更好的人相处。
12.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天造就人而让人的耳朵可以听,不学习,听力就不如聋子;让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不学习,视力就不如瞎子
13.辨而不当理则伪,知而不当理则诈。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离谓》。
明察而不在理就近乎取巧,聪明而不在理就近乎骗人。
14.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放干了池水去捉鱼,岂有不获得的道理,只可惜待到明年就无鱼可捕了。比喻做事应留余地,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15.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淫辞》。
言行互相不一,这是最不吉祥的。

16.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
出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注》。
老是不忘别人的错误,就会抹杀别人的功绩。
不要说假话,说话是为了让人知道你的心,如果心口不一,就有危险了。

犯错误的人的毛病,就在于不懂而自以为懂。
得到十匹良马,也不如得到一个懂得相马之术的伯乐;得到十把良剑,也不如得到一位精通铸剑之术的欧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