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我与郭德纲有什么观点不同之处(一)

2023-06-17 10:21 作者:上界妖妃花天奇  | 我要投稿

原文作者:马贵荣 郭吧和相声吧一直矛盾激烈互不相容,除非一直潜水一言不语,要做到让两边都赞同观点几乎没这个可能,我既在相声吧里经常发表意见,所以被那边敌视常被恶言讥讽也是情理中的事。很多人不解,包括咱们这边的有些人也不明白,我一个近七十岁的老太太,既没享受过所谓主流能上荧屏、能获奖能成星成腕儿的优越,德云社火与不火对我又构不成威胁,可为什么会对郭德纲报有成见呢?还是我和郭德纲有什么过节儿和旧怨?今天我索性也让两边的人都明白明白,在这里说说心里话,估计那边肯定也会有人过来能看得到,估计也许又会被断章取义,又会被曲解原意甚至被喷,但好在我那边不去不看,喷的再难听我眼不见心不烦就是了,我是为说心里话有感而发的帖子,没有和那边抬杠互撕的瘾。我也曾认为谁也不要总想改变对方说服对方,这是我一贯的态度,但我的这种想法改变不了别人的攻击和谩骂的,所以该说的我把观点晾晾也没什么罪过吧。 从我个人讲,其实我和郭德纲没有一毛钱恩怨,相反,我们都曾互相欣赏和尊重过对方,至今我还保存着郭赠我的简易版单口相声册子,上边请马老师指正的题字还清晰可见,当年在琉璃厂京味茶馆每次演出结束后,我和我的学员与郭一起吃饭那是经常的事,(当然,我们一般都不会让郭花钱,他那时确实真的不富裕)要说亲眼得见郭的艰难和他那时的勤奋我比钢丝都了解的多。我又不是正式演员,所以更不会和郭有在演出时的恩怨和分歧。我和郭在想法上严重相违的有以下三点:因我打字慢,所以会分三次发出,望谅解 (一)他带错了对传统精品继承修改的方向: 有许多凝结着老一辈艺术家心血的传统精品,流传到今天绝非容易,在郭德纲的修改下,被零切碎揪成包袱拼盘儿,举例说明《大保镖》 这个段子,如果做个形象比喻,那马志明先生的《大保镖》在我眼里就是曲艺盛宴上的一盘红烧大鲤鱼,郭德纲的《大保镖》就是餐桌上的一罐儿鱼松,论快捷时尚红烧鱼没有鱼松快捷时尚,论包装大瓷盘子肯定也不如鱼松罐儿精美,最关键的是鱼松不用精心烹调的厨艺,拿勺儿一方便省事反正多少也有鱼味儿,于是,红烧大鲤鱼的厨艺只能在懂美食的专家盛会上得到称赞,而没工夫欣赏厨艺就喜欢快餐节奏的人就会看到超市里货架上摆满的鱼松抢购赞赏,而对红烧大鲤鱼上不了货架得出结论:我爱吃的鱼就是这个味儿的!鱼松才是真正做鱼的做法,饭店里的红烧糖醋松鼠桂鱼都不正宗,都不对我们的口味,就是做得好也是跟做鱼松的学的。而令我愤慨的关键是:如果郭德纲他就是只会做鱼松,不具备能把红烧大鲤鱼能做出来的条件也就罢了,他曾有过这个手艺,他具备能把厨艺研究的更精更高的天赋,我亲耳听过他曾站在台上漂漂亮亮的使活,他曾有过能把相声说得很好的机遇,甚至有过能把相声水平提到更高层次的机遇,而为什么放弃这种追求,把相声这盘珍馐美味做成杂合菜甚至让它有屎尿屁味的下水道味儿?他把多年千辛万苦把相声从撂地带进剧场,把低俗改成文明诸多老艺术家的心血付之东流,让很多狂热的丝们对流传下来的精品艺术不屑一顾,而对他粗制滥做的劣品奉若神明,作为一个多年酷爱相声的相声教师我怎能不痛不恨! 当然,我不否认,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一些专业厨子不敬业所致,放着条件优越的厨房和好材料好调味,不下心苦钻厨艺,不在乎吃客的去留不在乎砸手艺,但他们的危害是让这宴席上的菜晚上桌几年,耽误吃客美味享受几年,郭德纲既然通过自己的奋斗和艰辛占领了厨房,那就该继续花心血下功夫把菜做的更色香味俱全,为什么等顾客重回饭厅后不再好好烹调了而放弃了初衷了呢?先是把精美大菜改成大拼盘儿,这还算说得过去,毕竟比好长时间桌上见不着菜要强,许多吃客也是由于初尝拼盘儿而感到新奇:哟,敢情这菜不搁油凉拌着也挺可口儿!后来为了照顾有些想吃臭豆腐的就逐渐把菜都往有馊味儿的折箩上靠了,你可以看不起当初那些不敬业的厨子,但你不能看不起几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其实,你现在摆桌上的,比你当初曾出做的东西谁好谁坏你比谁都清楚,你同样心里暗笑这帮给嘛儿吃嘛儿的冤大头,但是你现在回不去了,你即便再想做出当年的手艺来晚了!因为你不想证明你错了,就得继续把这折罗经营下去。为证明这个,你不惜把传统的精品改的再乱再碎再不合理,你可以让一段传统精品有二十分钟东拼西凑但强烈效果的垫话儿,而仅几分钟的正活 这样的形式存在,我们这些热爱传统精品的人怎能不痛不恨!这是其一,以后的两点我会继续发出

转载:我与郭德纲有什么观点不同之处(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