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
大多数青少年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厌学、学习困难等问题没及时处理好,最后导致严重的心理困扰!如果孩子出现厌学、退学的问题,没有在初高中时期得到及时解决,基本上孩子未来的一生,家长的后半生,都会搭进去!
因为厌学、退学背后,孩子放弃的不仅仅是学业,还会伴随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丧失,最后就演变成棘手的心理问题。

厌学的孩子很多但是厌学的原因都不太一样,最常见的就是我学不会,我同学关系不好,父母期待过高。
在接触了很多厌学的孩子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样都是厌学,但是每个孩子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孩子厌学的7个心理原因。
1、孩子可能存在新环境的适应困难
孩子升学或转学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学习难度和压力增加,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下降,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
当孩子厌学时,孩子害怕的不是上学这件事,而是一切会与上学联系起来的紧张想法或不愉快经历。

2、人际关系问题
有些孩子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和排挤,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甚至成为校园霸凌事件的受害者,所以非常恐惧上学。

3、缺乏信心,看不到希望
一些孩子曾经努力过,但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一次次的失败,让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

4、学业负担过重,心理产生疲劳
学习像沉重的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休息。
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产生心理疲劳,出现厌学情绪或状态。

5、心理疾病导致的不良结果
厌学本身不是一个心理疾病,而是心理疾病损害青少年社会功能,导致孩子不能胜任学业。
比如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多动症等心理疾病,都可能表现为厌学、不想上学。
因为这些心理疾病会在情绪、认知、行为及生理等不同维度影响青少年,削弱TA们的学习能力,最终选择回避学习。

6、父母期望过高
家长管教特别严厉,对孩子要求特别高,学习压力过大,让孩子感到窒息。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是说这种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过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同时对学习也失去兴趣。

7、无价值感
孩子小时候听话,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把自身价值和学业表现划等号:“我成绩好,我才是好的;我成绩不好,就一无是处”。
升入高年级后,周边的同学更优秀了,竞争更激烈了,孩子依然希望当第一名,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通过努力仍没取得理想的成绩,孩子大受挫伤,自信系统崩溃。

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解除焦虑:正确看待和接纳孩子不想上学的情绪和想法,尽量平和、理智地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
自我照顾:每一个厌学孩子的父母都非常不容易,所以请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才能有力气帮助和支持孩子;
建立关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厌学问题的前提;
解决问题:了解和关注孩子在学校适应的情况,好好和孩子沟通,随时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援,同时有计划有耐心协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专长或强项,建立多元价值观。关键时刻寻求专业帮助;
自我成长: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亲职水平和教养方法,在关键时刻更好地理解、懂得和支持孩子。
厌学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解决也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系统的视角和专业的方法,是帮助孩子和青少年来访者一起度过难关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