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评】《渔港的肉子酱》— 直面并越过心中的焦躁与不安

2022-05-20 12:36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前阵子因为各种事忙,导致不少动画电影都被我落下了;而我也得承认,一旦落下了,要让我特地再花时间去补回来,有时的确会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在我这积累起来的动画电影,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多了。

于是乎,趁着这阵子相对空闲,以及我也不想让这些动画电影,在被堆积起来之后就通通都被我错过,所以这阵子应该会时不时抽空就补一补那些被我错过的动画电影。而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这部,在不久前才释出资源的,《渔港的肉子酱》。

虽说本作是由Studio 4°C负责制作、由渡边步导演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所以看上去的确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但老实说,本作的这个标题、以及当时我所看到的概念图与PV,都让我对它提不起兴趣。

但实际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虽然我也得承认本作,尤其是其中前期的叙事,实在是过于零散、过于平淡了;但当我看到最后,无论是那个始终能够挑起我心弦的亲情描写,还是在这段剧情中所揭开的伏笔、对女主所进行的深挖,这些,都让我对这部作品,在最终得以抱持着不小的好感。

我的这篇专栏,将会先来简单地聊一聊本作整体叙事上的问题,再透过对作品的最后一段剧情进行解读,来和大家分享本作在最终依旧能俘获我的理由。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注:本篇专栏会有较高的剧透成分,所以请大家自行斟酌阅读。

过于零散且平淡的叙事


我们先来聊聊本作的叙事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不是别的,正是我在开头就已经提到的,本作的叙事实在是过于零散、平淡了。

要将这点给聊清楚,我们得先简单地将本作的故事稍微梳理一下:

作品的开头,借由女主喜久子的口,简单地概括了她母亲肉子的前半生经历,进而让我们能够迅速地认识这位大大咧咧且有点天然呆的母亲。而在这段简单的概括之后,作品迎来了母女俩在这个渔港小镇的日常;喜久子到学校上课,而肉子则在一家收留了母女俩的烤肉店老板那上班。

看着这样一段母女俩的日常故事,搭配着标题中的“肉子酱”,此时的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作品后续的故事,将会进一步地去深挖母女俩的关系,亦或者以她们俩为中心,去讲述她们与这个小镇的连系。

正当我们如此期待的时候,作品紧接着的,却是一段措手不及的,以喜久子校园中的冷暴力事件为中心的一段剧情。诚然,此次事件的主角,也就是喜久子的好友玛莉娅,其实早在这之前就多少受到了一点排挤;所以这段剧情也并非是毫无铺垫的。但很显然的,这段剧情的展开与我们的想象与期待,是大相径庭的。

而在这个事件后,作品还穿插了一段喜久子与二宫同学的暧昧关系的桥段;又穿插了一段运动会的桥段;并在那之后,又突然揭示起了喜久子的身世问题。

这一连串,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甚至说白了就是毫不相干的剧情,被作品这样毫无章法地并排在一起,这就让我们观众在观看本作的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迷茫或迷失的状态。

毕竟,我们本以为作品想要讲母女俩的故事,它却转过头去讲述校园冷暴力;当我们以为冷暴力会是接下来剧情的重点,作品却草草地结束了这个故事,转而去勾勒起喜久子与二宫之间的暧昧关系;当我们摆好心态,想着就算又是一个Boy Meets Girl也未尝不可的时候,作品却不对此进行深入,而又再一次地,回到了母女俩的故事之中。

这样的随意与零散,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无法认识到作品的重心在哪,就更搞不明白它究竟想要讲些什么、想要表达些什么了。而当这样的感受充斥着作品的时候,这种迷茫与迷失,就会让我们难以对当下的剧情抱持足够高的专注力;更甚者,它会让我们感到无聊。

或许有人会对此感到疑惑:这样的日常剧情不是挺正常的吗?例如就在这个季度播出的《相合之物》,也是由一个个之间相互独立的日常故事所串联起来的,但观感也依旧很好啊。

确实本季度的《相合之物》,即便有着这样相对零散的剧情编排,整体的观感也依旧很好;但这是因为它是一部TV动画,所以它作为一个长期连载、且篇幅也比较大的载体,是比较能够承载着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日常故事,并借由作品整体的氛围,来进行作品的核心表达的。

然而,本作很遗憾的是一部动画电影。作为一部电影,它没有TV所拥有的“分集”制,所以观众无法在这样一个高度连续且完整的载体中,自行对它的剧情进行分割;所以当作品自己将故事给打碎的时候,观众自然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就会因为这样突如其来的剧情断层,而感到割裂,自然就会对整体的观影体验,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了。

而且,本作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大方向上的剧情编排显得杂乱无章;作品在一些具体的情节上,也处理得有些跳跃。

这尤其体现在校园冷暴力的那段剧情里,作品几乎没有具体地交代这件事是如何开始的、玛莉娅是如何说服周边的其他同学的、这样的方案最后又是怎么失败的。而见证着这一切的我们,仿佛就是被作品抛诸脑后的小丑一般,对眼前所发生的这一切,感到茫然;甚至我自己在看的当下,还一度以为我所看的版本,是被删减或阉割后的版本才会变成这样的(笑)。

换言之,本作中前期的这些日常故事,问题还不仅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独立;它的问题,其实还在于它们自身也讲得不够清楚、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而这样的问题,显然不该、也不会发生在那些主打日常单元故事的作品之中。

也因此,现在对于本作的主流评价中,认为作品零散、单调、无聊、不知所云的,其实都不算是言过其实的评论。

至少我自己在观影过程中,在看到最后一段剧情以前,我也因为本作的这些问题,而多少对其产生了不小的负面观感。要不是作品最后的剧情,是相对触动我的;要不是作品最后,能够借由对喜久子这个角色的揭示与深挖,让先前的这些情节多少被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意义,我可能最终也很难予以本作这样的好评吧!


直面并越过心中的焦躁与不安


前段我们聊完了本作的叙事问题,这里,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即便本作有着这样的叙事问题,它依旧能够让我对它抱持着好感吧!

撇开本作最后一段,对于母女亲情的描写着实让我有所感触,这个最为直观的理由外,作品同时也借由最后这段剧情,将喜久子这个角色的成长,展现得非常漂亮。

而事实上,本作中前期那看似杂乱无章的剧情编排,其目的,就是为了暗示那潜藏在喜久子内心中的焦躁与不安,进而强化最后一部分剧情中所展现的成长。毕竟,这一段段的故事,其实也都是以喜久子的视角为中心去讲述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搞懂喜久子的成长,这些情节背后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喜久子的成长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通过本作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幕,亦即片尾曲前,母亲肉子突然正经起来的这一幕,讨论起。

在这段剧情中,喜久子迎来了她的初潮,象征着她从女孩步入到女人的成长;而随着这个变化而来的,是肉子从先前那大大咧咧、说话不经过大脑的天真、乃至于疯癫的形象,突然转变成了一个富有慈爱的、温柔且正经的样貌。

对于这个变化,我认为有两种可能性:

一个,是肉子之前那夸张的人设,其实是喜久子主观视角下所赋予的;也就是说,其实肉子并没有我们借由喜久子的视角,所看见的那般疯癫,最后那一幕的肉子,才是她真实的样子。而这,意味着成长了之后的喜久子,再也不需要母亲的这层夸张的外衣了,她终于可以真正意义上地,正视自己的母亲了。

而另一个解释,是这样的夸张,其实是肉子自身为了掩盖自己这大半辈子的落魄,同时也为了不让女儿感到不安,才做出的一种外化的、不得已的“表演”。所以,在她意识到女儿成长起来之后,她就再也不需要用这样一种夸张化的形象,来武装自己了。

这两种解释,有各自值得玩味的部分,但它俩共通的,都直指了“喜久子的不安”;而这层不安,显然就是喜久子需要母亲是这个“装疯卖傻”的样子背后,所潜藏的深层次心理。

而这一层内心想法,我们只要借由作品最后一段剧情的揭示,就能够轻易地推敲出来了。

没错,作品最后揭示了喜久子一早就知道了肉子并非她的亲生母亲,所以她内心的不安,其实就是她一直都在害怕着、担心着肉子会抛弃自己;毕竟自己不是她的亲生女儿,那么为什么她还要如此照顾着我呢,自己被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这一连串的问题,造就了喜久子内心中的焦躁、不安、与孤独,也逐渐在两人之间,形成了一道若即若离的隔阂。

所以,如果对前面的问题,我们用的是第一种解释,那这道隔阂,就是喜久子主观视角下,对肉子那夸张形象放大;而她之所以要这么去想象自己的母亲,或许是因为只有母亲显得如此幼稚,母亲才会需要自己的陪伴与帮助,而这样一种甚至都称得上是卑劣的想象,已经算是她所能够安抚自己、乃至于欺骗自己的最佳手段了。

而如果我们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那这道隔阂,就是当肉子在发现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的距离愈发变远的时候,她选择将自我矮化,并试图拉进彼此的距离;虽然这么做的成效确实甚微,但或许借由肉子这么做所带来的闹腾感,喜久子心中的这层不安,也多少得以被抚平吧。

但无论是何种解释,喜久子心中的这层不安,母女俩之间所形成的这道隔阂,都在最后一段剧情中,被打破了。

收留母女俩的烤肉店老板,在喜久子入院后,告诉了她不需要害怕丢脸;毕竟人的一生,总会有犯错、丢脸的时候。也因此,他劝说年纪尚轻的喜久子,就该趁着自己年轻,多去尝试、多去犯错、多丢几次脸,这样才能够更勇敢地,去面对日后必将来到的,更加巨大的挫折与失败。

这番话,虽然只是老板作为一个长辈,对忍着疼痛最终入院的喜久子,所进行的一番说教,本质是希望她以后可以不要因为害怕丢脸,而独自承担一些不该由她一个人所承担的问题与痛苦,进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但是,这样一番话,也的确说进了喜久子的心里。

喜久子心中虽然怀揣着担忧与不安,但她却碍于面子,却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所以一直不敢去直面自己的内心,就这么一直默默地忍受着;甚至,她宁愿去扮演各种动物、乃至于寺庙,并和它们进行对话,来纾解她心中的焦躁与不安,也都不愿意去将自己的内心,和他人分享。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反过来加剧她心中的孤独感,更是造就我前面所提到的那层隔阂的罪魁祸首。

所以,当烤肉店老板说出这段话之后,喜久子才终于鼓起勇气,尝试和自己的母亲肉子交流;而也是直到这一刻,她才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肉子对于自己的爱,才能够感受到原来肉子也不愿意离开自己,就更谈不上抛弃自己了。

而就在这一刻,那个长期困扰着喜久子的心魔,那个一直围绕在她心中的焦躁、不安、孤独,也终于得以被化解了。

说到这里,我想本作的核心表达,亦即喜久子的成长,也就不难理解了。

它就只是想要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来告诉我们,面对着自己内心中的脆弱与不安,有时候比起迂回地逃避,勇敢地去直面它,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甚至,在越过这道坎之后再回过头来审视它,我们可能还会惊讶于自己竟然被这样一个小问题,给纠缠了那么久。

这或许不是一个多么宏大、多么壮烈的主题,更谈不上有多么创新、有多么新颖;但是,借由这个故事,借由最后一段母女俩的相互坦白,以及当下的情绪宣泄,我相信能够因此而被触动、被感染的观众,一定也不在少数吧!

一旦了解到本作的核心表达,以及喜久子的成长是什么,前面那些零零散散的日常故事,也就都有了其各自的意义。

之所以要写冷暴力事件,是因为喜久子对待这件事,也是不敢直面的态度。她畏畏缩缩、不去面对、逃避朋友、甚至连朋友的过错,她都不敢去告知。而为什么她会如此逃避呢?没错,她其实只是害怕失去这个朋友而已。但是,即便她选择了逃避,这个她最不想面对的结果,却依旧在不知不觉中成真了。也因此,当喜久子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厘清自己的内心想法之后,她才会迅速地奔跑到玛莉娅的家,与之和解。

而之所以要引入二宫,这个“男主”角色,是为了留下喜久子为何会在意他扮鬼脸的这件事的悬念,并在最后,引出先前那些动物与寺庙的叫声与话语,其实都只是喜久子的自言自语,进而突显出喜久子心中的孤独感与不安,并借由这样一个与自己如此相似的第三方,来让她得以自我审视,进而推进她最后的成长。

而其他与母亲肉子有关的桥段,其意图更是不必再多赘述了。

换言之,作品安排这些剧情,也并非是毫无目的的;甚至说实话,在看完作品之后,本作中就没有特别多余的桥段,每一段剧情、每一个台词,都在为了作品的这个核心表达,都是为了女主喜久子的成长,而服务的。

诚然,即便这些桥段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它那过于零散的叙事方式,依旧对本作,尤其是中前期的观影体验,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破坏与影响;但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在我理解了作品的这层主题、意识到女主的成长之后,我最终对本作的整体观感,还是提升了不少的。



总的来说,本作就是一部叙事过于零散、平淡,但却意外地在核心主题与表达上,做得相当不错的作品(虽说这样的主题,也算不上多么新鲜就是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看重剧情设计、想看比较精彩刺激的剧情的观众的话,那么本作显然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愿意忍受作品前期那比较意义不明的剧情的话,且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亲情剧情抱持着比较高的好感的话,那么我认为本作还是很值得去尝试的。


简单评分:8.6/10


ps:我在文章里,提到了肉子正经的两个可能,我自己私心是偏向于第二个的。支撑我这么想的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在肉子回忆过去的时候,她显得非常疲惫,呈现的状态也不那么夸张;另一个则是在片尾曲结束后,在只有肉子一个人的时候,她对那个她本来很在意的电视节目,表现得不屑一顾;这两个都说明了肉子的本性可能天然,但未必有作品所展现的那么夸张。而如果答案真的是这个,那么作品不仅仅是喜久子一个人的成长,同样的表达,也作用在了肉子身上;毕竟她面对着这个非亲生的女儿,也没选择深入地与她对谈,而也是用这样一个迂回的方式去守在女儿的身边。所以,最后不仅仅是喜久子向前迈进了一步,肉子放下了她的伪装,同样也是一层被作品隐藏起来的成长与表达。

ps2:本作整体的制作还是挺在线的,尤其是其高质量的背景美术,搭配上优秀的配乐,真的对作品的氛围渲染,有着极大的帮助。至少我自己在看的过程中,即便有着剧情零散的问题,我的代入感与沉浸感也依旧是足够的。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影评】《渔港的肉子酱》— 直面并越过心中的焦躁与不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