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击退扶余人
大家第二天起床,陈亮去考察了一下自己防守的区域,漏洞不算太大,因为地基还是有的,就是比其他的城墙矮一截。这一块只有4尺,其他的城墙大概是7尺。这个城墙本来是在城外圈一块地盘来安置辽东城外的平民,现在加高一点可以让敌人的骑兵减速,不要一下子冲到城外的平民的帐篷。这个位置就是用来吸引火力的,因为马能轻松跳过80厘米的城墙,除了跨栏能力不足的人基本都可以跳过这个高度的矮墙。陈亮让徐盛多带一点人,作为预备队。鲁肃公孙度和陈亮加徐盛各自防守一片外墙区域,东面就不用防守了,虽然有大梁水流入护城河,但是已经被堵上了,而且因为矮墙距离河道太近,大规模骑兵冲锋摆不开阵型,防守很容易。刘协和荀攸在内城城墙上敲鼓挥旗指挥战斗,他们负责从高处看出扶余人重点进攻的区域,然后加强防守。
通讯兵预测扶余人当天下午会到达辽东城,刘协亲自邀请士兵们一起吃饭,今天大家一起喝鱼汤,希望士兵作战能更有精神。扶余士兵骑着马如期而至,他们没有驻扎修整而是打算直接攻城。扶余人这次出征人数多而且沿途没有人可以劫掠,附近的平民要么躲在襄平城;要么去辽西受到麹义的庇护。扶余士兵已经饥渴难耐(物理意义),不愿意花时间休整了,直接发起进攻。扶余士兵先骑着马围着外城转了一圈,然后对着陈亮和徐盛的方向准备冲刺。陈亮拿起弓对着冲来的骑兵射击,射了几箭感觉弓箭不妙,应该是上次和文丑作战的时候射太多了弓不行了,感觉弓弦随时可能会断,陈亮的弓是很重的反曲弓,如果让陈亮换成这个时代的弓,除非是龙舌弓之类的高级弓,不然很难适应这么短短的射程。陈亮在最后一次拉弓之后,弓弦应声而断。徐盛建议陈亮先休息一下,准备一下接下来的肉搏战。徐盛带着士兵用短弩迎击接近的扶余士兵。短弩是徐州军方出资研究出来的武器,牺牲射程换攻速,可以一次装3支短箭,短弩弦动一下可以射三支箭,而且装填箭矢的速率有所提高。陈亮算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高科技也是大吃一惊。就在陈亮一边观看战斗一边思考如何制造连弩的时候,有一个士兵拿着一个华丽的弓给陈亮,说道:“陛下听到你弦断了,借给你的。”陈亮心里有些感动,然后转头向城墙上的皇帝表示感激,皇帝向陈亮伸手打个打招呼,旁边的邢道荣大喊:“陛下让你接着杀。”陈亮收到信息之后试了一下弓,先拉弓射向还在路上高速移动的扶余骑兵,陈亮觉得射程不错,不愧是皇家用品,虽然装饰有点浮夸,但是实用性没有比自制的反曲弓差多少。陈亮再射出两箭射杀两个个小头目,现在扶余人就在眼前,距离矮墙不到十米。陈亮背上皇帝的宝雕弓,然后骑上小虎,冲着缺口加速,陈亮和小虎心有灵犀,同时用相同频率的咆哮形成共振,控住了超过5千人马。不过徐盛的前排士兵也被控住了。好在徐盛的士兵都是步兵,眩晕影响不大,扶余的骑兵眩晕会导致战马失速或者乱跑加士兵落马,直接导致敌军阵型混乱。陈亮挥戟斩向几个不能动弹的扶余士兵,然后冲向人群中握着戟的后端进行360度旋转大杀四方,此时敌军刚刚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移动,陈亮斩杀几个士兵然后果断撤退,整个过程只有五秒,不给对面回过神来反打的机会。陈亮接着和小虎分开,陈亮准备在狭小地区作战,有坐骑反而会降低机动性。跨过矮墙的扶余人同样下马作战,然后让马乱跑冲散敌人阵型,接着短兵相接。陈亮和徐盛互为犄角,轻松斩杀数十人。陈亮和徐盛顺利的把前排的敌军斩杀,之后的骑兵因为之前的眩晕导致急停失速没有助跑很难直接跨过矮墙。靠近矮墙的士兵直接下马准备跨栏,陈亮之前觉得这种高度的跨栏不会太难,实际上并不是特别简单,首先是扶余的普通士兵长期营养不良,长得不高,所以腿短;其次是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救长期骑马有罗圈腿;还有缺口相对于大量扶余人来说太窄,导致他们的阵型太拥挤,不方便助跑;如扶余士兵从两侧7尺的位置翻墙,那就不是跨栏而是攀爬。徒手攀爬的最大危险就是在翻墙的时候不能拿武器,相当于处于缴械状态,这种状态被汉军抓住,乱杀一通,扶余人送了几波尸体越来越高,跨栏从踩地板变成踩肉就更难发力了。高伊夷模觉得先拉扯一下,先撤军调整阵型,准备让骑兵踩着队友的尸体顺利跨栏,不过不能一起冲,而是分小组冲击避免吃到陈亮的团控。陈亮的咆哮肯定有冷却时间,所以高伊夷模决定不能打一波。徐盛看到扶余大军后撤,继续拿出短弩射击,导致扶余人的撤退有些失控。荀攸觉得这时扶余人的撤退有些混乱,并且敲鼓发起进攻的鼓声。
陈亮让徐盛别射箭了,先让士兵先把自行车放到城墙外然后再跨过城墙骑上自行车,扶余人的尸体太多,把墙变成了缓坡,可以顺利冲下去,扶余的前排士兵看到汉军追出来更加恐惧,恐惧传染给中军,高伊夷模觉得不能撤,应该反冲。于是扶余中军第一组不管在跑步的扶余前排士兵,前排的扶余士兵被队友的战马给撞开或者踩死,剩下的前排士兵救不敢逃跑了,运气好的捡到没有主人的战马,或者被关系好的士兵救上马;运气差的士兵只能再原地等着被踩死或者转身被汉军射杀。第一组扶余头目直接让战马加速,打算和大汉的自行车对冲,直接向汉军冲锋。现在的自行车士兵还不具备对冲能力,于是徐盛挥旗打鼓,士兵们迅速形成一个防御方阵,然后自行车被摆在方阵外四周,形成两层简易的拒马。方阵内的第一层是长枪兵,第二层是短弩兵,里面的都是弓箭手。第一组扶余士兵对着这个阵型绕了几圈,找不到攻击的位置反而死了大半。高伊夷模让第二组扶余士兵去对射,对射也射不过,汉军普遍有札甲,扶余人的骑弓很难射穿汉军的护甲,如果再靠近,那就会处于短弩的攻击范围,高伊夷模发现根本无法拿下这支部队,因此打算派遣两组士兵绕开这支部队向矮墙冲锋,然而此时公孙度已经喂完战马,来到矮墙附近,汉军骑兵从矮墙内跳出,沿着扶余人尸体的小下坡加速,突然出现在扶余人眼前。徐盛看到友军出现,命令士兵砍下自行车上的敌军弓箭,然后依旧二人一组,一人推车,另一人射箭或者持长枪攻击,准备切割战场。本来被包围的徐盛军趁着扶余士兵混乱的时候同样包围了两组扶余士兵。剩下六组扶余士兵看到前四组士兵基本被团灭,而且老对手公孙度的骑兵出击,这增加了扶余人的压力,高伊夷模逐渐无法约束部队,尤其是处于部落状态的扶余人,他是高句丽王国的首领,看着后排扶余部落的士兵开始逃跑而且高句丽的小统帅们也纷纷跃跃欲试,他觉得不能把自己国家的士兵都死在这里,于是也决定要撤退了。那么除了公孙度追击,徐盛也带着徐州兵上车追击。鲁肃的士兵就开始打扫战场。
扶余的撤退非常惨烈,以前汉军或许会担心异族士兵的骑射不敢追太死,公孙度的士兵的箭术不比扶余人差,又有护甲;徐州士兵用的都是反曲弓和强弩,射程和精度稳定性都优于扶余士兵的弓,科技的优势太强了。再加上扶余人本来一路奔袭体力消耗大,现在人困马乏,射箭都软弱无力。高伊夷模看到以黑齿部落为主的第七组士兵在逃跑过程中比较严整,安排黑齿部落断后。陈亮和徐盛看到有一支扶余部队转身准备反打,现在局势有些混乱,陈亮担心士兵不看信号,毕竟陈亮在21世纪打游戏的时候,有时会不看信号或者小地图,陈亮为了让大家能收到听到命令,先让徐盛下车,避免声音太大对他伤害太大,接着陈亮大声喊道:“面对敌人的士兵下车上拒马,两翼继续骑车包抄。”黑齿部落的首领看着前方的自行车士兵下马,然后把自行车摆成拒马的样子,并且端起长武器,觉得这次死定了,其他黑齿部落士兵并没有继续冲锋而是有默契的减速把首领卖了。黑齿部落的其他人转向发现后路也被堵上,决定下马受降,投降汉军并不算什么耻辱的。勇敢的黑齿部落首领看着四周没人了也开始减速。陈亮用鲜卑语问他会不会鲜卑语,黑齿首领用汉语说道:“鲜卑语说的不熟练,汉语说的还可以,黑牙部落愿意投降。”陈亮心道:汉语普及度真高,历史上连石勒这种奴隶出身的异族首领都会汉语,虽然不认汉字,但是喜欢听读书人给他讲汉书,说明他也会汉语。石勒还是晋朝时的人,汉朝比晋朝的影响力大,因此周边的会汉语的异族应该更多,如果现在说一句“天下何人不通汉”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大汉周边的异族的首领和商人可能都会说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