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唱腔赏析】介绍马长礼在《三家店》中的一段唱(陈国卿)

2022-08-06 20:22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马长礼《三家店》

马长礼同志是观众比较熟悉、喜爱的京剧老生演员。他继承了马(连良)派和杨(宝森)派演唱艺术风格的精萃,兼收并蓄,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融会贯通,使之更好地刻画人物,抒发角色深邃的情感。马长礼的演唱听来悦耳赏心,是一种美的享受。


京剧《三家店》一名《秦琼发配》),是传统剧目《打登州》之一折,表现的是,隋朝末年靠山王杨林因瓦岗程咬金、徐勋等大反山东,怒提秦琼至登州问罪;秦琼被押解至三家店夜宿,不胜嗟叹,为差官王周所闻,王周向秦琼表明自己系罗艺养子,与秦乃姑表亲,欲助秦琼。适值史大奈奉徐令来探,彼此会见,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求救。这里介绍的〔二黄慢板〕唱腔,是秦被吊绑时,强按郁愤,想念宾朋挚友的一段唱。


此戏当年为马连良、杨宝森常演剧目,就此唱腔来讲,他们二人亦是旋律不同,风格迥异。马长礼虽依前调,却采二家之长,适用他自己音色甜美隽永的特点,在行腔中,唱来流畅玲珑、声润情浓,充分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


〔二黄慢板]的头一句作为引腔,通常在最后一字上甩一大腔,且旋律变化繁难,《文昭关》中“一轮明月照窗前”,《工进宫》之“千岁爷进寒官休要慌忙”等皆是。此段唱腔的首句一反常规,只把简单行腔,落在“5”音上,而在第二句尾“疼”字上使一长腔。马长礼在行腔中,十分讲究声韵的醇美,做到依字带声,以声传情。如首句“内”字中,用全上口的唱法,略带鼻音润腔,合口呼出,气势上顶前推,使之棱角突出,峭拔刚劲;“刑”字第二拍的“2”音,用了个短促的上滑音,在“6”音使了个软嗽儿音,全句颇有新意;二句“疼”字的甩腔,跌宕铿锵,演唱速度由快渐慢,再转回原速,而在还原时又使了个嗽儿音,落在“5”音上。此中转换、过渡极其自然、熨贴,把秦琼受刑时愤懑与哀怨交织的心境表现得十分充分。


马长礼的演唱,行腔的强弱虚实,音色的明暗浓淡,均有精心独到之处。如第三句唱腔,在“叶”和“林”二字后面,运用外软内硬的唱法,加强力度,以柔显刚;“愤”字以下颌音的喷口唱出,速度稍稍扳慢,表现秦琼对杨林的满腔怨情。接着,从“我放走了”到“罗成在”的数句,刚中有柔,沿着原尺寸演唱,时有撤、扳,如“程咬金”“想宾朋”等处,蕴含着他与瓦岗英雄的深厚情义,凝重炽烈,亲切感人。“眼前若有罗成在”的长腔演唱,在传统行腔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变化处理。马长礼巧妙地运用气口的转换,唱得婉转曲折,虽断实连,声情贯串,一气呵成,造成全段唱腔结束前又一音乐高潮,使秦琼的别绪离情,得到完美的展示。


图片
《三家店》曲谱

【作者:陈国卿 1983.7《戏剧报》】

【唱腔赏析】介绍马长礼在《三家店》中的一段唱(陈国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