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那点事——金婉清
文学那点事
关于写作 提出几个问题
有一些作者曾问,什么叫“文风严谨”,其实并不是指文风轻松与否,而是一种写文态度。
一篇吸引人的言情,我们都知道必须让人物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而故事情节又生动深刻、扣人心弦。
如何做到这些,我提几个重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在开坑之前,先思考一下,你想写一个怎样的故事,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人物内在的性格是什么,遇事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反应?
3,大背景是为了烘托什么?全文的构思,主线、副线是什么?
4,除了女主与男主之间的爱情,你还想表达一些什么?
5,不论主角或配角,是否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是否都有自己的面孔和思想?
6,当文写到一半的时候,去想想,为什么女主值得那么多人爱,她身上有什么值得爱的品质,同样,男主又为什么值得被爱?
7,临近结局的时候,回头去看看,文中的人物是否在你笔下一直成长着,经历了那么多,是否变得比开篇时更加令人欣赏?
写作品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适合什么 擅长写什么,每一个好的作品 都是带有一个目的去创作,用心创作的稿子,用心创作的作者 作品总能被编辑门挖掘。
有时候 学会从编辑和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编辑想看到什么样的水平
读者想看怎么样的文章
以我上次所入选的《光》组诗为例 是以站在一些不幸者的角度去写 去解剖那个世界
诚然 以不同角度去写作 收获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可惜那样刊找不到了 貌似被某个协会的弄丢了
作为读者,你可以这么说,没问题,因为你是读者,是上帝。一旦你进入了写手这个行列,最好不要再以读者眼光,看待那些你曾经认为小白却很成功的作品。
作为一个作者,你需要做的不是给别人挑毛病,而是懂得学习别人为什么成功。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他成功了,我却没能成功。
当你懂得欣赏并学习别人的成功时,自己也就渐渐入门了。
我知道的例子有很多,不幸,大都是反面的。比如在17k,曾经就有那么几个作者,非常优秀。我看他的书时,都不停喝彩,可最后呢,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给别人挑毛病上,自己却再也写不下去了。
①新人忌讳第一,不能持之以恒,动辄断更、太监、烂尾;
②新人忌讳之二,太在意评论家的观点,而忘记了是谁在看你的;
我见过很多新人,刚有小成,便开始逛论坛,求关注。结果,善意恶意的批评,得到了一大堆。关注度是升起来了,结果书反而没人看了。
你要记得一点儿,评论家们,通常是不会订阅的。而真正的写网文高手,每个字都是钱,轻易不会在论坛上指东道西。否则,就是跟自己腰包过不去。
与其让一个没写过网络小说的人,或者扑街了无数回的人,伪装成评论家为你喝彩,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怎样才能把故事说完整,说精彩。
③新人忌讳之三,搞不清读者和作者 ,总拿自己当读者;
关于写作素材
很多人一直喊没有灵感不知道怎么写 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一个梦境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风景
假期了,我相信不少人也已经放假了,趁着假期 往外面浪啊浪 说不定玩着玩着玩出灵感了。不是么?也可以去儿时待过的地方 寻一寻根。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以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创作。
当然也是不得不说的一句话 在大学 千万不要让懒惰主导自己 而是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学会玩 怎么玩 玩的时候也是有体会
我有一个写作习惯 就是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
一个梦 想到了 及时ongoing笔纸记录
喜欢身上带一本小本子 一只笔 记录一瞬而逝的灵感
说不定那一天 这个灵感用上了呢?
写作需要坚持 我们不可能一日成名。拿一个例子 余秀华来说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脑瘫诗人 通过不断的积累坚持 不也在网络上兴起
坚持创作 不忘自己的初心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不是明星 不要幻想一夜成名,端正好自己写作态度也是以后创作的关键!
请记住 追求艺术的世界是永无止境的 写作 也没有终点!
大家好,我是今天文学那点事主讲人金婉清,我呢 一般主讲艺术海洋板块,由于今天另外一个负责人没准备好,所以今天暂时由我主讲下这一个文学板块。
我呢 平时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诗歌小说散文均会创作,自从高二开始写作,那时候我一直在想是否可以与艺术结合,让自己的作品内容更为丰富
绘画中,有一个词叫“留白”,留白这个词不仅仅应用于绘画,也能应用于写作。它能让作品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说白了,文学与艺术,始终不分家,一篇优秀的文章,是值得称赞的作品,反过来说,文学作品也是艺术。往往隐含在更深的
近年来,许许多多的作品呈现在银幕中,不得不说,这也是作品隐含的艺术魅力以及作品所存在的价值观
2015年,是IP元年,像我们熟知的一些小说,顾漫的何以笙箫默,flash果果的花千骨,以及蜀山战记剑侠传奇等,其中,最热门的是花千骨改编。花千骨的改编衍生诸多IP 有了页游《花千骨》。还有一个爱奇艺自制的《花千骨2015》
有时候,我们在看电视,总是到最精彩的部分插入广告,这也是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
总以为看到了大结局,然而却是未完待续
拿我当时创作的《傲娇手机君自传》,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能写到那么多,当时创作仅仅是以为一个小小的脑洞罢了
而后,当我再次看这部作品,去感觉到,还有更多的空间留给自己创作,这不仅仅是留白,作品的灵感来源也源于生活
如果一副作品画的很满 小说也完结却没有一个想象空间,感觉会很死。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事物总有一个对立面
就像爱因斯坦相对论,没有一个绝对说法。物理中,平时生活中,也不存在绝对静止,而我们,创作的作品总要留点想象空间,老话说得好,话说的太死,事做的太绝。
这也是不利的。21世纪,时代在发展 ,自然,在创作中,脑洞也可以开的无阔。
最近呢,我在制作微电影,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挖掘作品内在潜质,也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一部作品究竟能挖掘多少潜力,这也是文学与艺术为什么是紧紧相连不可分割
报考广告设计专业时候,我的目的仅仅只有一个,就是让文学艺术相结合,并没有想到制作微电影的时候。开玩笑的说,报考这个专业仅仅是充实自己生活罢了。
讲到最后,我想说,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高度,而这个高度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探索的脚步永远没有终止,拿相对论来说,事物没有绝对的高度。包括过年那段时间发现的一个新理论 也是相对论的突破。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止
主讲人:江西文学金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