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9月29日【常识午餐】

2023-09-29 09:26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下列与农业有关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隋唐时期,我国农民种植番薯

B.汉朝农民使用曲辕犁在水田耕作

C.河姆渡先民广泛使用彩陶来储存稻米

D.宋朝时期,贫困农民可以出卖自己的土地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国家不再执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措施,不再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再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国家不再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自由放任的态度。D项说法符合历史事实。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番薯是在明朝16世纪末,从吕宋岛(今菲律宾)引入我国。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且产量之高可达“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隋唐在明朝之前,农民不可能种植番薯。A项错误。

B项:曲辕犁是在我国唐朝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汉朝在唐朝之前,汉朝农民不可能使用曲辕犁耕作。B项错误。

C项: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前,其先民广泛使用的是黑陶,而彩陶最早出现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文化时期。C项错误。

 

 

2.(单选)下列关于洗涤用品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B.使用酸性的洗发液可以有效去除头发上的油脂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是为了减少对皮肤和衣物的伤害

D.洗洁精借助表面活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污物进行溶解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洗洁精的去污原理是靠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对污物进行溶解、乳化、分散、悬浮,通过清水的漂洗使污物从餐具表面分离出去,达到洁净餐具的效果。D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加酶洗衣粉的pH值一般不大于10,在水温45~60℃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水温高于60℃时,碱性蛋白酶要失去活力;水温低于15℃时,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影响洗涤效果。低于40℃时,则酶作用缓慢,但不易被破坏而失活。因此,使用加酶洗衣粉,并非水温越高效果越好。故A项说法错误。

B项:碱性洗发水是pH值>7的洗发水,普通的洗发水都是碱性的。碱性清洁可以很快将油脂清除,油性发质用后会很干净。而酸性洗发水是pH值<7,虽然去污效果没有碱性洗发水好,但是酸性物质却具有能使头发服帖顺滑,易于打理的特点。也因为这个原因,一般的护发产品都是酸性的。故B项说法错误。

C项:无磷洗衣粉就是指没有添加磷(P)的洗衣粉。无磷洗衣粉减少了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持。目前,我国已在一些水系较多的地区开始提倡使用无磷、低磷的洗衣粉,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赤潮现象。因为磷可以使海水富营养化让藻类生长。所以推广无磷洗衣粉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故C项说法错误。

 

 

3.(单选)下列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我国河流大都右岸较为陡峭,左岸较为平缓

B.北印度洋环流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反之

C.从卫星云图上看,北半球的台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反之

D.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北印度洋环流属于季风洋流。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被西南风所吹拂,此时洋流是顺时针。冬季盛行来自亚洲高压吹拂的东北风,此时洋流是逆时针。B项与地转偏向力无直接关联。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北半球的河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转,侵蚀右岸,左岸沉积,导致右岸陡峭,左岸平缓。A项正确。

C项:北半球的台风又称为热带气旋。由于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形成了高压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因此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反之,C项正确。

D项: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这也是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结果。D项正确。

 

 

4.(单选)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财产继承的效力顺位为:

A.遗嘱继承>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B.法定继承>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继承

C.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继承>法定继承

D.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我国《民法典》第1123条(原《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其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协议。

 

 

5.(单选)二十八星宿对于古人来说,不仅与军事、农耕等有紧密关系,与文学关系也很密切,所以古代诗文中对于二十八星宿的引用很多。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到二十八星宿的是:

A.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B.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D.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人文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二十八星宿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又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诗句出自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意思是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水波荡漾,冷月凄凉,寂静无声。与二十八星宿无关。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意思是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参、商两个星宿都包含在二十八星宿内,与二十八星宿有关。

C项:诗句出自汉代文人五言诗《迢迢牵牛星》,诗句通过描写遥远的牵牛星和皎洁的织女星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抒发离别思念之情。牛郎星属于二十八星宿的牛宿,与二十八星宿有关。

D项:诗句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天气转凉,傍晚可以看到大火星渐渐西落,大火星属二十八宿之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心宿的第二颗星,即“心宿二”。

 

6.(单选)下列关于“种豆可以肥田”所利用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

B.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磷能力

C.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钾能力

D.豆科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根瘤菌主要是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根瘤菌侵入寄主根内,刺激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引起这些细胞的强烈生长,使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内定居,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物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植物的根部与根瘤菌表现为一种共生现象。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根瘤菌细胞呈杆状,有鞭毛和荚膜。鞭毛为正常的活动器官,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属需氧型。在根瘤中生活的菌体形式多种多样,有梨形、棍棒型或T、X、Y型等型,这种变形的菌体成为类菌体。类菌体在豆科植物体内不生长繁殖,却能与豆科植物共同固氮,对豆科植物有良好作用。

虽然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花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才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在种子发芽生根后,根瘤菌从根毛入侵根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在固氮酶的作用下,根瘤中的类菌体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态氮,与此同时,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源源不断地把氮输送给植株利用。


9月29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