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湛的技艺 精美的造型 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青铜器

2023-09-12 15:16 作者:看得见的历史  | 我要投稿

1978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掘出的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埋葬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或稍晚),出土各类文物达七千多件,其中的一百多件青铜礼乐器,具有庄重奇玮的造型,无比精湛的技艺,堪称战国青铜器工艺原地里的一束奇葩。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纹饰极其华丽的铜尊,口沿部分饰玲珑剔透的蟠螭形镂空花纹,犹如戴着茂密的华冠。颈部饰四只立体的兽形立耳和四瓣内填蟠螭纹的蕉叶,这四只兽形立耳,皆由镂空的蟠螭纹构成兽身,攀附上爬,返顾咂舌。四瓣蕉叶向上舒展,与器颈往上微张的弧线相适应,显得柔和而协调。这件铜尊上的镂空兽形、高浮雕虬龙及玲珑剔透的蟠螭纹口沿和圈足,无疑是运用分铸法和焊接法制成的,它们浑然一体,不漏痕迹,充分显示了战国初期的青铜冶业令人惊叹的卓越技艺。


青铜礼器中还有一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兽耳大铜壶(连座高112.3公分),其造型也是前所未见的。


此墓出土的乐器中,有铜编钟六十四件(包括钮钟十九件和甬钟四十五件),镈钟一件,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铜木结构的钟架上,场面十分之壮观。


高33.1公分的青铜尊。


编钟架上的青铜饰件。


编钟架上的青铜饰件。


承顶钟架上的佩剑铜人。


高24公分的青铜盘。

湖北随州出土的这些战国青铜器,件件都是宝贝。


精湛的技艺 精美的造型 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青铜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