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匀教授:如何在销售过程中抓住消费者的情感心理?
销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产品过剩的时代下,注重抓住消费者的情感心理,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往往能起到正向的作用,从而转化为对品牌的强烈认可,进而产生复购或者转介绍等行为。
陈湛匀教授指出:消费者当前更加需要的是一种心理的认同和个人价值的正视。情感销售中,消费者从产生购买欲望到实现其购买行为,情感而非理性时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是陈湛匀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量和价的满足时代”、“质的满足时代”和“感性的满足时代”。“量和价的满足时代”主要是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和数量的需求,“质的满足时代”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需求,而“感性的满足时代”,是企业更加注重产品所赋予的情感需求。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迅速,人们被琳琅满目和同质化的商品和品牌包围,即“量”、“价”“质”的功能性需求已经被满足,那么消费者当前更加需要的是一种心理的认同和个人价值的正视。这里就需要情感销售。
消费者从产生购买欲望到实现其购买行为,情感而非理性时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感销售主张以顾客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在销售过程中抓住消费者的情感心理,注重顾客的情绪感觉,引起共鸣。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行为都应从“情”字切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有分寸的切入。美国推销大王乔·坎多尔福曾说过:“推销工作98%是感情工作,2%是对产品的了解。”情感销售只是手段和方式,只有满足消费者内心的情感需求,使其感动才是核心和真谛。

——
陈湛匀,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拟人化企业资本运营理论创始人。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
创造性地提出了统计分布监管资本流动等理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已出版专著20余本,获得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奖,主持完成近30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部分课题研究结论和建议摘要已被国务院内参转载。
上海电视台《地产夜话——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在《东方大讲坛》《世纪讲坛》等栏目所做电视演讲深受好评。
长期受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学生授课,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系列学术交流,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深受欢迎的实战型金融专家。
长期专注于地产金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等研究,在多家知名公司担任董事,曾辅导不少企业成功上市,具有高度的行业前瞻思维和丰富的实际经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