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
“我女朋友比我大几岁,她90年的我97年,我一跟别的女生说话她就会生气,吃醋,甚至吵架。”
一方面,女生自己面临年龄危机,另一方面,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加大了女生的这种危机感。而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女生对这段关系更加珍视。
但这种珍视,不一定是说,对你本人的珍爱,而更多的是,对自己青春年华逝去的不安,和渴求进入一段长期稳定关系的急迫。
从来不曾拥有,才会辗转反侧。
没有把握留住,才会提心吊胆。
秉持竞争的心态,才会把友商看作敌人。
“本人是在工厂上班的,有时候在产线上都不敢跟女生说话,让女朋友看到了就生气,偶尔女同事搭搭话让她看到了也会生气。
(本人不是很爱说话的那种人,嘴巴也笨,在产线上基本不聊天)。”
这位具备女朋友的提主,形容自己不爱说话,嘴巴也笨。这类案例,不禁给其他不善言辞的朋友提供自信。这和一部分朋友的固有印象不同。说明,不一定“会说”,就是“会撩”。
而有时恰恰,撩人于“无形”,最致命。
不用说出滴水不漏的情话,不用做出系列成套的标准动作,光是杵在那里,一股傻劲儿,反倒更显温和敦厚。
当然,这也离不开,年龄带来的相对优势。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就能弥补其他方面的相对不足,提高自己的整体分数。
“只要是跟个女的说话她都会生气,有时候真的好累,经常为了这些事吵架,跟她提过三次分手,但是她每次都以死相逼。”
首先,阳光的关系对自己是滋养和促进的作用。如果感到累,那么的确应该考虑,是不是对于这段关系,需要减个速、刹个车,甚至是,换辆车。
而题主意图分手已有多次,却迟迟无法真正达成心愿。就需要回想,是否自己的分手,只是停留在“提出”,而非直接、及时、有效的“执行”。
很有可能需要彰显自己的“菩萨心肠”,而对于是否采取“霹雳手段”犹豫迟疑。
而其实恰恰“霹雳手段”及时止损,不仅是出于对自己的止损,也是出于为对方考虑的止损,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一次合作的截断不代表永续的合作终止。
两个人下棋,在交流中融合,在冲突中前进,才有趣。
而如果遇到不在一个阶段的棋友,急于挽救自己的形势又并不具备适配的步法,只好试图通过撕毁棋盘,敲碎棋子来掩盖既定的局面,获得无尽的同情。
显然对方这种不对等的心态,就像是拿你当成和蔼可亲的老父亲,或者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如果得知对方是和自己一起参加比赛的同龄同学,那么,估摸自己的策略无人理会,便在一开始就不会采取。
所以,该反思的还是自己。在一开始选择棋友方面,是不是仍需修炼。
总的来说,首先需要选好棋友。能让自己在下棋中获得开心而非痛苦,即便出了问题,对方也能将棘手的问题转化为其他动人的形式,不至于让自己出面,陷入难堪的境地。
其次,确保自己本身能对可能的潜在问题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并且,
快、准、狠。
具体来说就像是,
人们看见他身边蜂蝶飞舞,却从不听见她们争风吃醋;即便有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水波粼粼,却也能化作春风拂面的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