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豆瓣8.3分《三悦有了新工作》: 我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感悟

2022-11-01 20:31 作者:犁诚  | 我要投稿

今天推一个最近看过比较好看的网剧,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几乎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但刚好有幸,刷到首页推荐,就点进去看了看,然后就没停下来。看完这部剧,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以及感动触动中有了新的改变。看完就有了一个想法,想要把这部剧推荐给朋友观看,就将观看感悟作推荐理由吧!

第一、必须活下去的理由

活下去,这几个字组合下来就略显沉重,剧的爆火,其中很大一部分播放量的贡献群体来自这些年轻的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疫情以来,很多行业受到冲击洗牌,经济下行压力条件下,就业前景显得让人格外焦虑。

而焦虑之下,面对困难的状况,很多人的选择可能是不做选择,就停摆在那里。时下对于“摆”有很多负面评价,这里更希望将它仅仅视作一种状态。作为父母,为子女担心的同时,在沟通上,不要用责备和嫌弃的话语去刺激年轻人。而这里三悦的大姨就展示了很好的与年轻人的沟通技巧。最后三悦在大姨的指引下做了“专业对口”的工作。

与其焦虑未来,而不敢行动,不妨把目标放低一点,“活下去”,对于高期望而低历练的的高学历群体,是一个务实的选择目标。

第二、比什么都不做多做一点点

有了新工作的三悦,慢慢的在生活中也有了改变。比起原来“躺平在那里”,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一个更积极主动的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改变,往往都是抱定了决心,不想改变而已,并且为此给自己找了很多的借口和理由。最经典的理由“大环境不好”,但赵本山有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哪都大环境不好,你就破坏大环境的人啊”。话糙理不糙,环境就在那里,人的选择是自由的。

其实有没有能力暂且不谈,能力每个人肯定是有的,只是大和小、高和低的区别,但暂时没有能力做到,没有问题,但是因为能力不够而不去做就是态度问题,人生态度问题。有智慧的人和没有智慧的人区别在哪里,就在于这个人生态度。比起知道做不到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在知道做不到的情况下依然去做的心态。因为当下做不到,并不代表未来做不到,与其抗拒当下的不足,不是接纳当前现实,比什么都不做多做一点点。

第三、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这部剧,简直是一个柯南片场,一直不停的剧情杀。但生老病死,死亡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剧情中,角色群像在死亡面前的情感流露,都带给观众了一种反思生活的思考。

就算是平淡的日常中,其实也存在着种种面临死亡的场景。很多时候,人生中的无常就是如此,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我们都不知道答案。

但有了这个思考,我们其实有了更好的答案,那就是活在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学会在生活中对待他们温柔一点。就像很多人到了知道死亡日期的时候,会给自己一个“遗愿清单”。去完成生命中那些很多想做没有做的事情,就像老高的账号记录的那样,在最后一刻,也要达观的去面对死亡。

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其实活着的人更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就像苹果的乔教主的一个名言“记住你即将死去”。我国近现代哲学家李厚泽先生的“未知死,焉知生”。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知道了生命是有终结的,才会去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第四、爱比结局更重要

经历过恋爱的人,一定经历过一个过程,害怕失去,担心失去,失去。爱的和结局哪个重要呢?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通过这个剧中的故事,很多人或许会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爱比结局更重要。爱的结局很多时候就像生命中的无常,变化无常。

我们或许对曾经的某个结果耿耿于怀,在心中记憎很久,可是体验的过程也是很珍贵的呀。过程和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成为一对哲学命题,他们有一个“薛定谔的答案”。与其对过去种种不肯放过,甚至不肯放过当下的自己,不许这样选择。要想过得好,过得没那么痛苦,那么“享受过程,珍惜拥有,活在当下”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最后

还有很多很多瞬间的感动和想法未能及时记录下来,但,写了总比什么都不写好一点点。

可能还有很多没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特意去查了下数据,这部剧46071人在豆瓣给出的评分8.3分,在独播的B站更是有9.6分的评价,89.5万人追剧,13集的短剧1.7亿播放量。每一集实时在线观看的观众1000+~2000+。或许剧里的故事,很贴近现实中的一些悲欢离合,很能击中人的泪点和笑点。总体来说,每个角色的演技很很在线,台词制作也非常用心,总能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某一点。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温暖治愈的故事集合,很值得观看,而且现在已经结局了,所以想要观看的不需要辛苦追更了。从无常的消逝之中,体悟日常生活的可贵,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相信当你看过之后也会有很好的体验和感悟,Bye!

 

 

 

 

 


豆瓣8.3分《三悦有了新工作》: 我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感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