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分享,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2023-06-09 00:17 作者:小马职考  | 我要投稿

作为现代家长的确是压力蛮大,又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又要把家长当好去科学教子,这其中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很多。当家促法和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教育成为热点,家校协同共育更是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必修课。孩子从在学校到家庭,一系列的行为习惯都要正向引导,思想观念就得不断提升。




记得上周听过一节实践课程,有关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受益匪浅。孩子在成人之前都是充满了可塑性的,虽然有脾气有个性,但家长稍微下点力气是可以纠正的。比如我的孩子上小学六年级,从小属于老人帮带大的,从小我们给以的贴身培育并不多,基本上属于在老人溺爱中长大的类型。所以每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不良品性时,比如邋遢、拖延、自私等,我都会表示容忍,心想毕竟以前带的少只顾偷懒了,所以久而久之直到上六年级,这种表现越发难以容忍。


比如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不给买就生气、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情愿,都要讲条件,不满足就啥也不做;学习上稍微累一些,回到家就要求吃这吃那。更可恨的是,对自己买过的玩具、书籍不爱惜,玩一两天就随手乱扔。


从小无条件习惯索取的孩子,自然就不懂珍惜和感恩。

因此,这种表现让我心存忌惮,孩子总这样下去不懂得付出的艰辛,也不会知道感恩的重要。我尝试拒绝他的要求,起初还表现得正常,但有天周末午后,孩子不想做作业,非要去给他买个汉堡才做。于是,我严厉的告诉他:做作业是你的本分,因为你是学生,如果你下午不完成,就别出去玩了。


孩子听到这口气,大声的回到:就不想做吗,没心情,不出去就在家玩。于是就这样憋了一下午,快到晚饭点,他又来劲,说到就想吃汉堡,不买就不吃饭。看到这样的表现,这次我态度坚决,让一家人都别理会。过了几小时,孩子看到我们都不理他,似乎发觉了自己错了什么,在卧室自己做起了作业。


这件事之后,对他的习惯影响不小,虽然不可能一下就懂事,但每次提出一些要求,我都会坚持让他付出一些才会商量。比如玩游戏,每次不超过15分钟,玩会可以,但要求必须跳绳100下或者做30个俯卧撑;每周末想出去玩可以,适当给些零花钱可以,但必须上午阅读半小时,做家务劳动半小时,赚取“报酬”,否则就是求着要零花钱也不给。


就这样实验了几周,我发现孩子明显在言行上发生了改变。很少在提要求,特别是日常学习做作业上,在也不会像从前那样谈条件。


或许,当孩子懂得他做要求的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他才会真正明白一切来之不易的道理。


       记得有次在小饭桌放学后,我去接他,路上我忽然想到一句特别好的话对他讲: 孩子,当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一定要想一想,是否也做到对别人同样的好。因为无论是你的同学、老师,还是你的家人,对你好就是为你付出,如果你不懂感恩和付出,只知道索取,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如果你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报考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


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分享,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