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p吟八方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个人简谈(1)”的个人简谈

近期看了某up的专栏决定评论一下,不料话多纸短,所以只好投稿了。首先我肯定是一楼,虽然没什么好炫耀的,毕竟只是个不入流的小up。(下面全用up代指那谁)
ok,我们进去正题,来谈谈对这篇简谈的直观感受。从标题入手,可以说是相当有有吸引力,“胰脏物语”在b站属于人们词条,这个标题的选取无疑为专栏增加了点击量和关注度,骗到可观的阅读量后也就强化了up自娱自乐下去的兴致,总结起来可以用自欺欺人概括。关于我用的刻薄的字眼,只要点开看过的同学都能明白原因,光是开头一段不知所云的长篇大论就能劝退绝大多数以快速浏览找出up对影片褒贬态度以此来选择赞美还是抨击的脑残粉黑粉以及键盘侠和杠精们,即使能拼上老命地看完,也会大失所望,原因下面会讲。所以大家将会看到阅读量上千然而评论1收藏1点赞1的这种惨案,顺带一提“1”的来源是我。
那么我们开始,先说说我们看完那篇简谈能得到什么好处,不然就太没有动力了。老实说这里卡了我半天,毕竟还是很难扯出一些能让人信服的益处的,像我这样能闲得蛋疼把简谈看完的人想必寥寥无几,硬要说的话,读完后的成就感或许可以算上,当然硬要说的话也不是没有,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up自身的一种对感情的理性理解(虽然对大多数读者本身没啥卵用),其次就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到断句的重要性,好吧,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晦涩难懂的文字加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偶尔让自己静下来去阅读对于高速生活中的人们无疑也是种有益的体验。
ok,接下来我逐句解析。开头的劝退叙述是量子力学中的理论,也是微观中的常见现象——量子隧穿,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微观粒子都有概率做到空间上的“瞬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人由无数微粒组成,其整体性的确定是由于隧穿效应在宏观中发生的概率极低。这只是一个未被勘透本质的理论,却被人们高频率地提及,从而在心理上失去了该有的敬畏。up由此开头实际上没什么意义,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中人类对感情的把握而已,可以理解为提升文章整体逼格并为下文不断提升的逼格以及文风在高端科普与高端文艺间不断变化作铺垫。
之后up说情感的变化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现象的出现存在必然逻辑,对此我不做评论,毕竟是谁也无法确定的事。当然这句话相当于废话,它只是用来将话题引向“人类对情感的调用”。这里用到了废话式的假设,并非用于证明什么,只是继续引导话题,提到人类情感复杂的原因。
up开始称述自己的理解。感情是感性的东西,非要用理性的方式解析自然是不可能完善的,更何况将思维转化成语言文字这一步骤有会产生极大的偏差与理解上的歧义,无妨,所谓阅读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理解。
up说人类对自身感情的表达接受以及归类都源于自身经历以及联想。将这些刻入脑内,在遇事时就可以进行形象的对此和分析,从而正确地表达自身所想表达的情感,并对脑内的衡量之物进行修改与补充,由此对主观认识产生深远影响。up这里说的很晦涩,估计写的时候处于自嗨状态难以自拔,不断精炼语言追求逼格不顾读者感受,还用了一堆无法断句的鬼话和生僻的词汇,最令人绝望的是文中出现的up自创的名词,没有过多的考量只凭语感等特殊感官判断合适与否。但,这不成问题,写东西自嗨最爽,一直自嗨一直爽。
经过了简单的概括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段,令人泪目的是我们居然看到了与标题相关的内容,在人们想高呼有生之年的时候,新的风暴已经出现——up在说啥?***(粗鄙之语)
没错,up在谈及男女主情感之时用的是上述理论方法进行探究,没有好好看完第一段的人依旧会懵逼下去,可谓用心良(险)苦 (恶)。用我们所熟悉的话来说男主是一个“冷漠”“莫得感情”“闷骚”还带点“傲娇”的经典形象。我们来看up的表述,男主由于长期活在书的世界中,缺少所谓的“我曾经历”这种情感调控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面对女主时,下意识地自我封闭避免事态复杂化,男主采取了自己长期的理念给出的行动策略来维持自身的逻辑。对此,我需要进行不严谨的反驳,导致男主行为的应该是名为性格的与生俱来的属性,虽然性格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终究是性格本身,而up这里的“情感”明显强加了定义,使其涵盖了多个抽象名词的含义。另外书的世界或许并不真实不够完整缺少信息量,但男主的反应绝不仅仅因为没有“我曾经历”,好书的世界观非常丰富,代入式的阅读体验能给人更多的经验,以男主的阅历来看,甚至可能拥有相较他人更多的“经历”。我们反观男主的反应,要说原因,可能只是性格使然,或许是在书中见识的太多,反而有些麻木与迟钝了。至于《小王子》这本书,实际上还是很深邃的,我不觉得自己当时有完全读懂。书中没有明确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犹如童话的世界观,对于男主这种比较理性的人来说,对这种天真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书并不感冒实属正常。
正文的最后up对女主感情的分析好懂得多,无非是为了保证全文逼格的完整性用了更文艺的表达,为此不惜将之前赘述的理论抛之脑后,开始自嗨式的抒情,又在最后的最后将人拉回欲罢不能的理论分析,令人大喊干(丧)得(心)漂(病)亮(狂)。
简单来说up认为女主的情感是非常矛盾的,这种复杂性令女主的情感不断变化,对感情的把握标准也不断同时地变化。之后突然前言不搭后语,up这手转场可谓败笔,但还好不失逼格,之前的转场虽然突兀但以让人不知所云之势和还有点逻辑的鬼话进行了过渡,这里却是强行拉你进入话题,坐都没坐稳就开始逮虾户,还好这种猝不及防没持续太久,马上到站了。
这段up解释了删添与重铸在“标尺”上的差别,用的是类比法阐述,但我们看了后毫无形象之感,原因简单,前者过于抽象,与后者毫无关联,非要直接理解的话那就一句话——重铸比删添的改变程度更深。但,这不是废话吗!?从字面上就可以得出这种结论吧!算了,让我们来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从这我们可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以及up学历之高居然懂得结尾强行点题暗示老师“我并没有跑题”。操作之高端令人拍案叫绝,在此献上热烈的掌声对up抒情而优美的结尾表达由衷的赞美。
所以认真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篇类似于科普说明性质的文章,跟影评观后感关系不大,啊?“胰脏”啊,那是个眼子,不假装这种主题你会点进来看下去吗?愚蠢的人类。
写在最后的话:知道吗?评论0到评论1可是质一般的飞跃哦,当我是up请的托都不为过。还请闲的蛋疼的各位找一个夜深人静的不眠之夜来看看我和up的简述,当你用心去阅读,你就会发现,其实治好失眠并不困难。哦,别忘了给up拉黑、举报、评论骂街素质三连哦,顺带一提,up就是个M。至于我嘛,只是个评论写得太长只好投稿的小up啦,如果大家关注了的话还是能收获不少信心的——“原来还有比我更懒的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