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最狼狈的时光?化身社恐,原地躺平


如果说正在经受生活的低谷,
该怎么办?
苏东坡在众人的眼里无比的坚强
每次跌入谷底都气定神闲
还会在词里写不过如此
然而怎么会有人永远都笑着走进风雨?
1079年乌台诗案
苏轼被政敌罗织罪名,曲解文章,狼铛入狱
被严刑拷打了四个多月,旧账越翻越多
在众人的营救之下捡回一条命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空头衔)
红名满天下文豪到戴罪之身,这种巨大的落差可想而知
苏轼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谷
他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和悔恨,远没有后世人想象中的那样潇洒和豁达
回忆牢狱生活写到:牢房有多小?静静容纳一个人的宽窄,举动触四壁。口想看看那个宽阔的天空,奈何那个天窗,丁点儿大小,不断悔恨那一时的失策,内心一肚子话想说,可什么都不敢写,只剩下苦泪深深地浸湿了纸笔,造成了很大的阴影。
初到黄州,每晚都在做噩梦,面容憔悴,非常惶恐

接下来也没有把自己从低谷里拉出来
是消沉与自闭
初到黄州的时候不说话,也不与人交往
整天呆在寺庙里吃素,洗澡,采药,钓鱼
有些时候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到夜深人静,才敢悄悄出门一个人散散步。
既然没有乐观的力气,那就坦然接受自己的脆弱,痛苦得以释放

良禽择木而栖
但有一只孤雁,捡尽寒枝,依然无枝可栖
孤独的徘徊
苏轼反观自己,清清白白,却与世难容
如今走在寒冷的月光下,和那只落单的雁又有什么区别呢?
苏轼对自己是诚实的,也是慈悲的
大家都夸他豪迈豁达
他却没有被这个完美人设困住
他接纳自己每一个策略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寂寞沙洲冷→苏轼
无论是昂扬,还是低落
喜怒哀乐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苏轼
生活中,我们往往更接纳自己的昂扬
排斥自己的低落时刻
生活中有高有低,两者相互转换
低落的时候,不妨和自己的脆弱好好呆一会
直到能量在体内自然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