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第4节课后习题解答

2023-03-25 21:57 作者:南宫很二  | 我要投稿

1. 小型轿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A、B、C三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结果分别为11.3 s、13.2 s、15.5 s,分别计算它们在测试时的加速度有多大。

分析:三辆轿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用时分别是11.3s、13.2s、15.5s。求解加速度大小。直接用定义式a%3D%5Cfrac%7Bv_%7Bt%7D-v_%7B0%7D%20%20%7D%7Bt%7D%20,注意化成国际单位。

同学们注意一下,高中物理在学单位制之间,所有的计算过程必须要带单位,等单位制学习完后才可以省略。

2. 有没有符合下列说法的实例?若有,请举例。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

B.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 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分析:从题目选项来看,涉及的概念是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前面我们讲了三者的关系。A选项,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速度不等于0,匀速直线运动就满足这种情况。B选项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比较小,根据公式a%3D%5Cfrac%7B%5CDelta%20v%7D%7B%5CDelta%20t%7D%20,如果速度变化所用时间很长的话,加速度就会比较小。C选项,东和西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也就是说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那么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选项,加速度比之前减小,只要方向和速度方向保持一致,速度就会一直增大。

答: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或者汽车。B:在直线跑道上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的汽车和飞机,一开始汽车比飞机跑得快,过了一段时间后飞机反而超过汽车。(前面讲加速度时分析过这个例子)。C:处于刹车状态的汽车。D:驾驶员开车,一开始油门踩得比较深,加速度比较大,汽车的速度很快达到一定值,将油门抬起一些,此时加速度减小,但是汽车依然在加速。

注意:本题让举例说明,不只是分析,最终答案一定是具体的例子,这样更有助于同学们形象的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以下描述了四个不同的运动过程。

A. 一架超音速飞机以500 m/s的速度在天空沿直线匀速飞行了10 s。

B. 一辆自行车以3 m/s的速度从某一陡坡的顶端加速冲下,经过3 s到达坡路底端时,速度变为12 m/s。

C. 一只蜗牛由静止开始爬行,经过0.2 s,获得了0.002 m/s的速度。

D. 一列动车在离开车站加速行驶中,用了100 s使速度由72 km/h增加到144 km/h。

(1)以上四个运动过程,哪个过程速度最大?请按速度的数值把它们由大到小排列。

(2)以上四个运动过程,哪个过程速度的变化量最大?请按速度变化量的数值把它们由大到小排列。

(3)以上四个运动过程,哪个过程加速度最大?请按加速度的数值把它们由大到小排列。

分析:本题给出了四个物体不同的运动过程,根据问题需要找出每种运动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利用公式a%3D%5Cfrac%7B%5CDelta%20v%7D%7B%5CDelta%20t%7D%20计算加速度,然后进行比较。

答:A:匀速直线运动,v=500m/s,t=10s,Δv=0,a=0;

B: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_%7B0%7D%20%3D3m%2Fs,末速度v_%7Bt%7D%3D12m%2Fs%20,t=3s,Δv=9m/s,a%3D%5Cfrac%7B9m%2Fs%7D%7B3s%7D%3D3m%2Fs%5E2%20%20

C: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_%7B0%7D%3D0%20,末速度v_%7Bt%7D%3D0.002m%2Fs%20,t=0.2s,Δv=0.002m/s,a%3D%5Cfrac%7B0.002m%2Fs%7D%7B0.2s%7D%20%3D0.01m%2Fs%5E2%20

D: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_%7B0%7D%3D72km%2Fh%3D20m%2Fs%20,末速度v_%7Bt%7D%3D144km%2Fh%3D40m%2Fs%20,t=100s,Δv=20m/s,a%3D%5Cfrac%7B20m%2Fs%7D%7B100s%7D%20%3D0.2m%2Fs%5E2%20

(1)速度最大的是飞机,按速度大小顺序排列,飞机>动车>自行车>蜗牛;

(2)速度变化量最大的是动车,按速度变化量大小排序,动车>自行车>蜗牛>飞机;

(3)加速度最大的是自行车,按加速度大小排序,自行车>动车>蜗牛>飞机。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0 m/s,然后开始减速,2 min后该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分析:物体向东运动,速度由20m/s开始减速到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公式a%3D%5Cfrac%7Bv_%7Bt%7D-v_%7B0%7D%20%20%7D%7Bt%7D%20进行计算,记得化单位。

答: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向东为正。初速度v_%7B0%7D%3D20m%2Fs%20,末速度v_%7Bt%7D%3D0%20,t=2min=120s。加速度a%3D%5Cfrac%7Bv_%7Bt%7D-v_%7B0%7D%20%20%7D%7Bt%7D%20%3D%5Cfrac%7B0-20m%2Fs%7D%7B120s%7D%20%5Capprox%20-0.17m%2Fs%5E2%20,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0.17m%2Fs%5E2,方向向西。

5. 图中的三条直线 a、b、c描述了A、B、C三个物体的运动。先初步判断一下哪个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再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加速度,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

分析:本题给的图像是v-t图,v-t图像中能反映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时间、加速度。其中加速度的大小就是图像的斜率的大小,斜率最大的就是加速度最大的。加速度的大小用公式a%3D%5Cfrac%7B%5CDelta%20v%7D%7B%5CDelta%20t%7D%20计算,由于是坐标纸,尽量找到整数的交点以方便计算。与时间轴夹角小于90°的方向为正,大于90°的方向为负。

答:根据三个图像的倾斜程度来看,图像a的斜率最大,所以加速度最大。

图像a,取t=7.5s对应的速度为v=3.4m/s,t=2s时速度为0,Δv=3.4m/s,Δt=5.5s,所以a%3D%5Cfrac%7B3.4m%2Fs%7D%7B5.5s%7D%20%5Capprox%200.62m%2Fs%5E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图像b,取t=7.5s对应的速度为v=2.6m/s,t=0时速度为2m/s,Δv=0.6m/s,Δt=7.5s,所以a%3D%5Cfrac%7B0.6m%2Fs%7D%7B7.5s%7D%20%3D0.08m%2Fs%5E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图像c,取t=8s对应的速度为v=0,t=0时速度为2m/s,Δv=-2m/s,Δt=8s,所以a%3D%5Cfrac%7B-2m%2Fs%7D%7B8s%7D%3D-0.25m%2Fs%5E2%20,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注意:图像题一定要看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在利用斜率求加速度的过程中建议直接使用加速度的公式计算,最后根据结果来判断方向,不建议用数学图像的含义解决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有些绕,等彻底熟练以后再使用。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第4节课后习题解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