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吃喝155:那些年,梁山老大挥之不去的自卑

梁山泊胜利结束了曾头市战役,待得杀了史文恭,祭奠了晁天王后,忠义堂上又开始了新一轮关于梁山领导人的讨论。
作为总参谋长的吴用首先发言:这不用讨论啊,当然是宋大哥第一,卢员外第二。
但代理总司令宋江坚决反对:这不行啊,当年晁天王留下遗言,捉到史文恭的,为梁山之主。现在卢员外生擒这人,当然是卢员外当老大。
被提及的卢俊义赶紧表态:我不行啊我不行,我德薄才疏,我我,我就是坐在最后一位,我都觉得过分呢(虽然大家都在演戏,但卢员外,你这也忒虚伪了)。
互相谦让完毕,宋江开始正式发言,详细阐明自己跟卢俊义的差距,以证明卢员外,是真的,比自己更适合、更有资格担任梁山之主。

宋大哥的理由还不是一个,是一二三方面(领导的水平就是不一样):
“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我长得没有卢员外好看,颜值不行。
“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出身豪杰之子,又无至恶之名,虽然有些凶险,累蒙天佑,以免此祸。”——我出身不如卢员外,差着好几个阶层呢。虽然,我们都是犯罪在逃,但那个,反正就是不行。
“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降。”——我文化不行,武功不行(宋江武功自然比不上卢俊义,但文化这个,我觉得,起码宋江写的诗就比卢俊义好太多了)。
宋江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就是:我颜值不行,出身不行,文韬武略不行。
对于“梁山之主”来说,文韬武略,还算是沾点边,可拿颜值和出身当理由,是不是,有点搞笑?
不,宋江是严肃的。
我们记得,曾经,在晁盖推让他当梁山之主时,他的理由是,晁盖比自己年长10岁——他没提颜值和出身。

大家都是郓城县的人,谁比谁强多少啊?在晁盖、吴用等人面前,他是没有自卑的,他大概还有点心理优势:我是宋押司,你们都是老百姓。
然而,在一个个出身良好的朝廷军官面前,在品行端正的富豪卢俊义面前,他不由自主地就自卑,就一再说自己“身矮面黑”,不配当梁山之主,还是请你们来当吧……
当然,宋江这般谦让的原因很多,这里有权术,有手段,但是,他一再提起自己的“身矮面黑”,也是真的很自卑。
从古至今,无论中国外国,都是一个看脸的世界,都是一个讲究出身来历的世界。
尤其是出身,更是将人分成不同的森严等级。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贵族还是平民,是士族还是庶族,还有我们被古装剧科普的,是嫡出还是庶出……都代表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人生。
所以,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才能深得无数底层人心,最终统一北方;所以,农民起义军才会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以及我们夸赞出身低的人时,常会引用那句著名“常言道,英雄不论出处”……
长得“身矮面黑”,出身“卑微小吏”,这是宋江无法更改的生命烙印,他以此自谦,也以此自卑。
他当然自负才能抱负,可是这样的颜值和出身,实在是限制了他的发展。如果没有意外,他就只能当个能干的小吏,永远也当不上官;他虽然在郓城上下混得如鱼得水,却永远也抵达不了更高的平台。

当他掌控梁山之后,当自己成为梁山之主已经呼之欲出之时,自卑依旧如影随形,这样的颜值,这样的出身,对他所期待的梁山未来招安,也必然有所影响吧?
无论忠臣还是奸臣,百姓还是皇帝,谁也不喜欢看长得帅、出身好的梁山领袖啊?
所以,他对卢俊义的“让位”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无奈,卢俊义也不傻,他吓得赶紧拜倒在地:卢某宁死不敢从命——眼看着那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好汉们,卢俊义要是真坐在第一把交椅上,他们都得把他撕成碎片……
李逵、武松、刘唐和鲁智笙先后代表不同的派系,态度坚决、强烈反对卢俊义当老大,我们只认宋哥哥!
民主选举没有结果不说,还差点就打起来。宋江赶紧说,那我们换一种方式推选梁山之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