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现阶段不需要《明日战记》
这段时间刷到不少古校长为电影的宣传视频
“这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努力十年就是没有回报”
视频中,古校长认真阅读网友留言的同时用手机刷新查看电影票房,他不停地在抿着嘴眼神也流露着难以言喻的伤感,最后摇了摇头叹口气把手机揣进兜里,手上的皱纹与脸上的一样明显。在另一场观影会上,有观众在座位上大喊
“明日战记牛逼!”
而古校长强言欢笑道
“牛逼牛逼,你看看票房牛不牛逼......”
可以说是非常真实了,51岁的古天乐从电影上映前到现在为了宣发已经身心俱疲,无论赶场发布会还是上平台东方甄选做客......最后宣传效果和票房表现都是不佳,这是最难过的
截止8.14电影已上映10天,票房仅为3亿左右,片方收入1.12亿,首映至今票房一直被同科幻题材的《独行月球》碾压......这部花费10年心血被古校长视为自己孩子的《明日战记》大概率会血本无归
但,干影视这事儿是很现实的
(ps:以下内容可能偏激,仅为个人观点)
中国科幻现阶段不需要
《明日战记》
若非迫不得已,没人想做孤勇者
拍电影是件很现实的事,《明日战记》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不假,但这“十年”之下更反应了很现实的两点:
一、《明日战记》的剧本设计和整个框架属于十年前的产物,十年前这样的剧本可能是普通的、是市场所需要的、可能是大卖的,但放到十年后的今天就略显平庸并且没有太大的冲击力,它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二、《明日战记》全片时长只有99分钟,而就连科幻喜剧《独行月球》都拍满了122分钟,这十年里难道片方没有想过补拍之类的吗?从这点你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确实捉襟见肘了,光是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视效方面就耗费多年,随着时间越来越久,电影剧本就越没有了改善的可能,但凡多有点投资即使不投入到完善世界观背景或安排文戏,多做点打斗和大场面它不香吗?
(这里还是要给到古校长一个拜拳,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十年真男人!)
当然,片方一开始的定位也很明确“《明日战记》就是一部视效爽斗片”
但这是我们科幻影视现阶段需要的吗?
我自己的答案否定的
为什么提到中国科幻的里程碑就一定是《流浪地球》,因为小破球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视科幻破圈之作,它成功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它在刷新国产硬科幻特效水准的同时(在当年来说),将科幻元素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内核结合
小破球在设定逃离太阳系的背景故事中,将中国人心中“家”的观念与地球相结合,家人的概念的扩大到了全人类层面,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家的包容和面对世界末日的从容,我至今还记得电影有一句宣传标语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就是我们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浪漫”,而对比之下国外科幻灾难片动不动就移(殖)民其它星球......在春节档浓烈的“回家团圆”氛围加持下,一下就引爆了观影热潮“只要有家的人,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那也不算流浪”
其实讲到这,中国科幻的问题和答案也差不多清楚了,在经过影视寒冬后,在经过多年来国外科幻的狂轰乱炸后,中国科幻既要视效,也要内容!
这已不是先达到什么再达到什么锦上添花的问题,中国观众需求很明确——就是既要有足够的视效也要内容的科幻作品
因为科幻这个东西本身多多少少就带有些“舶来品”的意思,如果硬要说我们努力什么达到如何如何的特效水准,那也应该是往“奇幻”题材方面发展,中国科幻确实面临着“我们自己投资的一部科幻片撑死也不过是好莱坞一部电影预算的零头”的投资问题,国产影视特效任重而道远。
而且科幻巨制这种东西已经不新鲜了,就算我们与好莱坞特效水准齐驱了又如何,这么多年来观众看的国外无脑爽片还少吗?市场需求本身就有往内转的倾向,但《流浪地球》后我们确实没有视效和内容双过硬对口的科幻作品出现了
再讲细一点,国产科幻确实应该百花齐放,有走深核也该有无脑爽的,但中国纯走硬爽的科幻迷多吗?这次《明日战记》的票房算是一次小小总结式的证明了——中国看科幻人群还太少,少到单靠这个圈子的受众还不够支持一部科幻电影的回血,这时也不关宣发什么事了(工作人员真的很尽力了),而观影习惯和受众人群的培养又是最难搞定的一座大山。
更雪上加霜的,作为一部无脑爽都片选择了比较热门的档期,无IP加持无任何特殊的观影氛围的情况下,能去电影院二刷三刷的观众有多少?(打出硬科幻的旗号受众面也窄),这么一捋好像《明日战记》的爆惨也成了飞蛾扑火的必然......
所以,如果真的从中国科幻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反而会更喜欢《独行月球》这样的影片出现,它的特效水平能撑得起它要讲的故事背景,剧本设计也有巧思(其实也就那样,擦汗汗),至少它整体对于观众来说是有趣很吸引人的,老少咸宜,倒也不是踩一捧一《独行月球》比《明日战记》好,这是关于一部科幻电影各个成分之间的权衡的问题嘛~~~
《明日战记》还好有古天乐的加持和内业的推荐,再加上其确实在“硬件”方面上有所突破才能得到现在的局面(还算好了),如果在国产科幻大环境还没有一个质的改变时,再出现一部无脑较短的爽制科幻“硬作”,那只会是一次更加惨烈的扑街罢了,中国科幻现阶段还不太需要《明日战记》的出现
——美丽的分割线——
《明日战记》只算是一个科幻届的纯炮灰吗?
不算。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培养和磨练了一批国产视效公司(例如古天乐的天下一制作公司),十年的时间够久了吧,这些是国产科幻稀缺的资源,相信未来中国科幻影视发展速度会更快的。
以上是从大的产业状况分析,但从个人来看,古校长作为一位电影人为梦想发光发热,倾尽财力和物力投入到这一项目中居然坚持了十年之久,期间还因一直疯狂接戏赚钱来盖楼捐款被网友戏称为“劳模”,若非迫不得已,没人想做孤勇者,古校长也在参访中表示“如果让自己重来十年,自己还会选择拍这部电影”
拍电影是很现实的一件事儿,而现实的故事永远要比电影呈现的精彩得多,最后对于这个热爱机甲热爱科幻的热血大男孩我只想说两个字:
“帅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