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吉波普不笑》
其实日本动画中,很多的背景都是比较黑暗绝望的,不吉波普也是如此。但是优秀的动画就在于它其中隐含的正确价值观和发人深省的思考。不吉波普正是赞美人类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和所处的世界做出选择的勇气。
不吉波普中,采用冷静客观视角描述的群像剧,乱叙的讲述方式提高了观看的门槛,但是也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倒不如说,它本身就是需要观众自己是乐于思考的。
展开正文,不吉波普中包含着许多奇幻的元素,比如能调动人类平时潜藏起来的力量的不吉波普、侦查地球的外星生物以及复制实验产物食人魔、幻想者、合成人类、歪曲王……当然还有一众有着闪光点的普通人。在舞台上的人们,社会环境中的人类群体是冷漠的,这也符合现实中的反映,同时作品里总有其中的个体显现出他自己的闪光点,在这个舞台之上编织出的各自的命运,有时让人难以释怀,但是同时也体悟到:生命的选择总有意义。
更具体来说,第一个故事就出现的纸木城直子,一个不时贯穿故事的善良女孩,因为她的善良拯救了世界,但也间接因为人类自身的贪婪(食人魔是人类社会出于利用的野心造出来的),命运令人唏嘘,也难怪echoes(回响、共鸣者)对此迷茫,毕竟人类整体层面而言,就是这样地具有两面性。
VS幻想者篇章中,除了作为主要角色的合成人女孩,还有一个比较令我在意的角色——爱上男主的一个小混混。事实上不受欢迎的他,根本没有正确方式能够爱人的他,就是一个不被人需要的自我,惨遭某“杨永信”电流洗脑遭到控制,失去了自我,成为复读机,只懂得接受某一个目标指令直到完成,虽然从此行为上不再迷茫似乎更加高效,最后也确实考上了小混混不该考上的大学,而动画之外的弹幕评论“我要考上清华北大,然后等待命令”更是表示了对此的羡慕。对比之下,小混混无意识流下的眼泪,也许真的只是他最后没用的自我残渣了。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体内有着小混混的自我的人,和一个没有自我但是能够接受社会命令成为社会齿轮奉献社会的人,他们二者的存在二选一的话,选哪个才是更好?
从感性的角度看,我会选择拥有着自我的人,尽管他可能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渣滓,因为推己及人,没有自我是很可怕和悲哀的,尽管自我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人自我的感觉和选择是很重要的,没有自我但是能成为社会齿轮的人更像我们构想中未来的智能机器人,甚至不能称之为人,更像人类社会中的工具的存在。其次忽视自我,可能会忘记我们从哪来,又将到哪去,失去方向的人类不再拥有人的骄傲。
尽管自我会迷茫,会误入歧途,但也会发光,会抗争,自我的选择最终会启示整个人类社会的选择,而我总相信,那是一条足够坚定的历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