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内疚和羞耻第三讲(上):代际传递的幸存者内疚与父母嫉妒
激情的生命力,有两个基本的人类动机:
1.归属:
即个人归属于比他更大的事物。激情的目标:奉献自己的个性。将自己交给比自己更大的事物。
如何牺牲他作为人类的独特性:如何让自己的个性臣服于更大的事物。一生奉献他的臣服的,所从属的更大的事物,并为之做出奉献。
我们组织和奉献的方法,选择的道路和历程,由我们个体创造构造出来的,在归属于更大事物的道路上,正是我们独特个性的体现。
人类是个容器,他们创造自我,献身于更大事物,他们创造自己个性的道路,将自己作为礼物献给更大的事物,就是他们的个性得到满足的方式。
2.人类发展:
当人类降临这个世界时,我对出生部分的看法是:生命的激情从出生就开始显现,要把自己奉献给更大事物,那个更大事物是父母的福址。
这就是孩子的目标。
可以把孩子的出生看作是一份礼物,给父母的礼物。
父母的责任是从孩子一出生,就接受这份礼物,接受孩子的到来。
通常认为的亲子关系:我们将孩子看作空的容器。
父母喂养孩子,给孩子提供食物和情感供应是重要的。
在人类发展中有一个比喻,父母在给予,孩子在接受。
我会反过来看这个隐喻。
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着强烈的奉献自己的需要,并且需要被父母敞开心扉的欣然接受。
生命一开始,所有表达,孩子所有的一切,即便非自愿的排便,啼哭,等,所有的这些表达需要被接纳,被鼓励。被父母注意到,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自我表达都是被创造的。
温,探讨孩子的自发动作。
即孩子所做的任何事,在婴儿期任何自发的动作。
老师孩子送给父母的礼物,即孩子奉献自己,并需要被接受。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如何以开放亲切的姿态接受孩子的礼物,并且带一颗开放的心。
并不容易做到。
心理防御,与父母的苦难和抑郁等过去经历有关,并且无法接受并意识到这是孩子给他的礼物。
孩子一出生,就和三个实体发生了关系:
1.父亲
2.母亲
3.父母间的关系。
父母的关系如何,对孩子同样重要。因为父母的关系,婚姻会保证它的安全。
父母间的关系会成为孩子的保护伞。
亦或父母间的关系破裂,充满攻击的念头,这样的关系不会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父母的关系也是对孩子很重要的实体。
人类的发展的接受和给予如何进行,如何推动前进的:
如:3.4 岁小男孩子,画了个火柴人,说妈妈,看我画了什么。
妈妈哦:哦,这是什么呀。
男孩子说:这是个男孩。
妈妈说:太棒了。
男孩子说:这是给你的。
妈说谢谢。
男孩子倍爱鼓舞又画了一个。
发生了什么:孩子在创造一个画,并把他当作礼物送给妈妈。
不是在给的时候发生的,是在‘看,我画了什么’时发生的。
男孩子说:快看我,看我是谁,看我画了什么。
然后妈妈充满兴趣的说‘哇,那是什么?’
妈妈在那一刻接受了小男孩所说的东西。
小孩在那时告诉妈妈是什么。
妈妈说:你做得很棒。
孩子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因为妈妈觉得他如此了不起,以为这画没有别人画出来过。
因为妈妈接受了他的画并高兴地感谢他。这是对礼物开放的感谢。
男孩子对妈妈的感谢心怀感恩。
因为妈妈说谢谢你。
他说:妈妈,这是给你的礼物。
因此,孩子用自己的创造,完成了一次慷慨的赠送。
所以,他从对母亲慷慨的感激中创造了一份礼物:‘妈妈,给你。’
他一次次创造,妈妈一次次接受。
孩子倍受鼓舞,又去创造别的东西去了。
人类的发展总是因受鼓舞而向前。
人类的发展总是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不是四步向前,完全没有后退。
向前:向未来。
向后一步:为和过去确认。
这向后的一步交换,是非常重要的与妈妈进行的,是孩子从迈向未来的这两步从他所制造的,创造的事物中,获得了成就。
并把成就带回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在这种交换中,母亲接受了这份礼物。
在这次接受中,她又一次鼓励孩子向未来再迈进两步。
人类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慷慨的激励,面向未来慷慨的激励。
想象一下,孩子不只在与未来互动,还与母亲交换了位置。母亲接受他们,让孩子迈向了未来。
所以当他们赠出自己当礼物时,他们是将礼物给予赠送给未来。
所有人类的迈向未来都是这样受鼓励发展起来的。
给予是孩子在接受之前发生的。
只有当你的礼物被成功接受了。你才能真正为自己去接受,此时,你才获得了从孩子那里接受的权利。
当一个孩子的礼物被妈妈接受时,孩子会感觉,自己拥有某些东西,因此他才创造了这个小人,这是丰富的,好的东西,对世界有贡献的。
激情的目标之一,是觉得自己有可以贡献给世界的东西。
当孩子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这一点。孩子得到的反馈是自己内在有一些好的东西。自己有一些丰富的,可以给予世界的东西。
这种对自己感觉好,是道德感觉好的开端。
你的宝宝,小男孩,开始对自己道德感觉良好。
这种道德良善感赋予了内在的自信,帮助个体在生活中向前,及应对生活中变化和变革的勇气。
因为那增强了生命的激情。
世界对这些礼物的接受,加强激情的生命力,孩子第一次感觉到有价值,对世界有价值,可以对世界有所贡献,这种对世界有价值的感觉,让这个孩子有足够的价值感,去为自己有这个世界上获得某些东西。
一份礼物是否被这个世界所接受。
会产生巨大的差别,一个人是否认为自己是好人,是否是没有价值的人。就像羞耻的人觉得他们丝毫没有价值。他们动不了,在发展中卡住了。
这个迈向未来的根源是童年期成功的给予和接受。
在起初,可能是接受一个画的小人,但之后,就可能是别的事了。
如: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孩子把成绩单拿回去给家长。
家长可以看,这是一种礼物,家长感到骄傲。
另一种形式的礼物。
从一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是给父母的礼物,希望能被接受。
这可能产生一个问题:
如果父母只接受表现好的孩子,那么接受的条件就会变得非常苛刻。
从孩子出生伊始,上学前,非常重要的一点,父母要保持谦逊。
无条件接受孩子,即使孩子学习成绩水平不好,画的小人不好。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觉得接受的条件太苛刻了,而自己达不到那种条件。
因此这些前进的条件,和父母间给予和接受的条件,激励了人生和成长。
再一次,我们要问自己:是什么让孩子们能去远航,让他们成长,从今天的自己成长为明天的自己,从这里的我成长为远方的我。
我和你是不同的。
孩子如何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如何学会开放面对差异和文化。其实是通过我们执法必严学会的。
我们有完全的激情接触到这种热忱。我们感到被接纳,感觉自己是属于父母,感觉自己是根植于父母的。
有不安全才有安全感。这是安全感的根基,这种安全感主要和归属感有关。
归属感,主要和妈妈的接受有关,就像接受小人一样,你画的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也会发现和自我感觉有关,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依旧觉得自己是个有创造力的人。
如,本科生会被要求写论文。
有时觉得我该写什么,如果你对自己充满创造和自信,你会有很多想写的。
因为有人给了你很多鼓励,让你有很多安全感,这和童年有关,可以看到我们在童年是多么的受欢迎。
因为会觉得世界也会想听自己说。
有很多学生没有很多创造,他们质疑自己。羞耻会导致自我怀疑。于是很多学生开始质疑他们的创造力,他们会想,是不是有人写过了,只是在重复他人的观点,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特别的,感受不到很强的创造力。
这又是空间站以接受和没被接受的问题。这就是会造成的后果。
人类发展向前时的状况,人类发展是灵活的。
两步向前,一步退后和过去确认(为了获得肯定和鼓励继续向前)。
并不是四步向前,完全不后退。
人类的发展是有节奏的。前前退退。
不幸的是这个节奏会停止。
当事情发展不顺,父母不接受他们的孩子。
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准备,对父母尤其重要。
对中国观众也很重要。
甚至可以据此理解中国人,在座各西方人的不同及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对待差异的。
那就是一代向一代的过渡。
从一代人过渡到下一代人中。
年轻这一代在向上,在向前前进,另一代在衰老,父母在变老。
在代代交替中,父母和孩子间,会产生一种张力。
因为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前行,前途似锦;而父母在这个世界不断走下坡,衰老。
而这,孩子不断前进,独立成人,他们 16,才刚有自己的青春,父母五六十,已经变老。
我称之为幸存的张力,幸存的困境。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和父母分开,他们把父母抛在后面,这和幸存有关,孩子会感到特别强大的内疚。
因为与父母分开,即将把父母抛在脑后,父母也许会嫉妒。因此显出了这种即孩子的内疚和父母的嫉妒。
由于这种内疚,孩子们经常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要将自己奉献给父母,以减少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