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年,15岁拓跋珪求娶小姨,却遭母反对:太美不好,她还嫁了人
386年,15岁拓跋珪到姥家做客。初见小姨惊为天人,想要求娶。却遭到母亲反对:“女子太美不好,而且她还嫁了人。”没想到,拓跋珪转身就杀了姨夫,将小姨收入宫中。
拓跋珪,是鲜卑族人,当时亲上加亲,实属平常。
只是,夺人之妻,却为不美。
怎奈,拓跋珪正值年少有为,血气方刚之时。他凭一己之力,复立代国,成为国王,颇为风光。
他曾放下豪言:“天下只有我不想要的,没有我得不到的。”自我膨胀的了不得。
然而,这种膨胀为他日后,埋下了祸根。
俗话说得好:色字头上一把刀。
自从,他强娶了小姨,那把刀就已经高高悬起,而且就握在他未来的儿子手中。
两人成婚不久,贺夫人就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拓拔绍,是拓跋珪的第二子。
拓跋珪自是开怀,俗话说得好:多子多福气。
他到战场上打起仗来,更是所向披靡、神采飞扬。
之后,他金戈铁马十余载,终于建立魏国,成为了北魏开国皇帝。
可惜的是,他将心血交付于开疆扩土,对儿子拓拔绍却疏于管理。
拓拔绍这个孩子,自持母亲受宠,天下无人敢管他,整日结交狐朋狗友,横向乡里,无恶不作。
太子拓拔嗣,隔三差五把这个弟弟叫到跟前,对他耳提面命。
然而,不可一世的拓拔绍,根本不把太子哥哥放在眼里,总是回怼哥哥,然后扬长而去。
拓拔嗣,看着弟弟离去的背影,不禁摇头叹息:“拓拔绍如此跋扈,恐怕日后会大逆不道。”
拓跋绍每天无事生非,整天游荡在街头巷尾,兴致一来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顿胖揍。
实在无聊,见到街上跑的猪、狗,他都会追上去,拿刀刺一刺、捅一捅,弄得整个京城,是乌烟瘴气,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迎面看到一个孕妇,竟然想要看看孕妇肚子里,孩子是啥模样。
他不由分说,冲向前去拿起刀,朝孕妇肚子上就是一砍,转眼间一尸两命,血流当场。
拓跋珪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抖着手命人:“赶快把这个逆子,给我绑回来,倒悬到井里,让他也尝尝濒死的滋味!”
就这样,这个混世魔王,长这么大头一次,知道了原来老子可以管儿子。
他倒挂在井口,难受的嗷嗷叫,但就是不输口,还直嚷嚷:“你不也一样,想杀人就杀人?怎么只许你,就不许我?”
原来,拓跋珪素有头风之症,过量使用寒食散后,性情变得极为暴躁,动不动就发狂。
在大臣中,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见不到皇上,急死人;见到皇上,就会死人。
因为,有军国大事,要向皇上回禀,此时见不到皇上,大臣们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然而,当拓跋珪出现时,他就会因情绪失控,动不动就杀人。
有时候,就连给他抬辇的轿夫,在前面走着走着,就会被拓跋珪,突然从后脑处,来上那么一刀。
然后,立马有候补队员,补上那个空缺,继续抬辇前行。
拓跋珪,被儿子怼的哑口无言。
此时,贺夫人心疼儿子,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非要拓跋珪放了儿子。
拓跋珪只能长叹一声:“哎!真是慈母多败儿。”挥挥手,将此事翻篇。
没想到,吃了苦头的拓跋绍,不但没有长进,从此还记恨上了他这个父王。
有一次,拓跋珪寒食散的毒发作,控制不住暴怒的情绪,扬言要杖毙贺夫人,因天气已晚,并没有行刑。
这一下,可把贺夫人吓坏了,她连忙央人去给儿子送信:“你父王发疯,想要杀我,速来救母。”
当时,拓跋绍正在饮酒作乐,看到这封信,气冲顶梁门。
他当下摔碎酒杯,骂道:“这个老狗,不但打我,还想杀我母亲,看我怎么收拾他!”
入夜,拓跋绍戴上面具,翻墙入院,冲到拓跋珪寝宫。
拓跋珪,被破门而入之声惊醒,见到一个人影扑到面前,连忙去腰间寻刀。
然而,寝衣之外哪有什么兵刃。
说时迟,那时快,拓跋绍一个手起刀落,就将手中的尖刀,刺进拓跋珪的胸膛。
当拓跋绍,摘下面具的那一刻,拓跋珪撑着最后一口气,看清了来人的模样。
他大睁着眼,死不瞑目。
他万万没想到,杀死自己的竟是,自己宠爱的儿子。
后来,拓跋绍这对母子,又被太子所杀,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魏书》:绍母即献明后妹也,美而丽。初太祖如贺兰部,见而悦之,后曰:“不可,此过美不善,且已有夫。”太祖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绍,终致大逆焉。)
不知道,拓跋珪临终前,作何感想。
或许,他悔不当初吧!
如果,当年他没有强娶小姨,没有生下这个孽障,或者肯花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多储蓄些父子之情,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拓跋珪作为父亲,自己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只顾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却忽略对孩子的培养。
即使挣下再大的家业,他也是人生的失败者。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大的成功。
素材来源:《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