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阿贺野”号轻巡洋舰(1944年配置)

概述↓
类型:轻巡洋舰
权重:5.3
原产国:日本
设计师:不详
首船下水时间:1941年10月22日(该舰下水于1941年10月22日)
所属系列:“阿贺野”级
同系列产量:4艘(阿贺野、能代、矢矧、佐川)
尺寸与重量↓
排水量:8338.0吨
全长:162.00米
总宽:15.20米
吃水:5.60米
船员总数:700人
最少操作人数:210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4台
引擎原产国:不详
引擎品牌:不详
引擎类型:蒸汽轮机(齿轮式)(由6台燃油锅炉提供蒸汽)
引擎型号:不详
主机功率:100000马力
通算功重比:11.99马力/吨
推进器数量:4具
推进器类型:螺旋桨
机动性↓
最大前进航速:35.1节
最大后退航速:10.8节
“1/3动力”前进航速:10.8节
“2/3动力”前进航速:16.7节
“巡航”前进航速:22.1节
“全速”前进航速:27.5节
10.8节加速时间:8.5秒
27.0节加速时间:23.7秒
极速加速时间:35.9秒
极速制动时间:53.5秒
全动力转向速度:24.3节
全动力转弯半径:281.70米
船舵数量:1具
续航能力↓
续航距离:6000海里(18节)
生存力↓
隔仓段数:8
船体外板厚度:25毫米(钢板)
上层建筑外板厚度:8毫米(钢板)
主装甲带:60毫米
内甲板装甲:20毫米
装甲隔段:16~35毫米
舯部内装甲带:55毫米
上层建筑装甲:前舰桥顶部射击指挥仪升降机8毫米,舰长指挥塔前部40毫米,舰长指挥塔两侧20毫米,舰长指挥塔后部16毫米,舰长指挥塔顶部30毫米
一级火炮装甲:前部19毫米,两侧19毫米,后部19毫米,顶部19毫米,底部19毫米,炮座四周25毫米
武器配置↓
一级火炮:3组双联装(6门)152毫米四一式型舰炮,身管倍径L50.0,最大炮口动能16350.18千焦,弹药基数990发,单管射速6.2发/分钟(急促射10.0发/分钟),待发弹药架10发/门,发射间隔9.7秒(急促射6.0秒),适配弹种HE/SAP/HE-TF,弹丸重量45.260/45.260/45.260千克,初速每秒850/850/850米,装药当量3170/2920/3170克TNT(2880/2665/2880克下濑火药),引信临界厚度0.1/7/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N/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35/81/35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35/68/35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35/52/35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35/40/35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35/34/35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35/34/35毫米,水平转速10度/秒,垂直转速6度/秒,纵向射界55/-5度,接舷火力密度37.2~60.0发/分钟(1.000~1.613秒/发),接舷最大投射28.061~45.260千克/秒
二级火炮:2组双联装(4门)76毫米九八式型舰炮,身管倍径L60.0,最大炮口动能2428.61千焦,弹药基数1000发,单管射速25.0发/分钟,发射间隔2.400秒,适配弹种HE/HE-TF,弹丸重量5.970/5.970千克,初速每秒902/902米,装药当量399/399克TNT(380/380克九一式炸药),引信临界厚度0.1/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0毫米,0.1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2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3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4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7/7毫米,水平转速18度/秒,垂直转速16度/秒,纵向射界80/-10度,接舷火力密度50.0发/分钟(1.200秒/发),接舷最大投射4.975千克/秒
一级自动武器:2组三联装(6门)25毫米九六式型机关炮,弹药基数9000发,单管射速261发/分钟,30发弹匣供弹,重装填时间2.0秒,10米最大穿深56毫米,100米最大穿深54毫米,500米最大穿深44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37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32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28毫米,水平转速18度/秒,垂直转速12度/秒,纵向射界85/-10度,接舷投射783发/分钟
二级自动武器:2组双联装(4门)25毫米九六式型机关炮,弹药基数6000发,单管射速261发/分钟,30发弹盘供弹,重装填时间2秒,10米最大穿深56毫米,100米最大穿深54毫米,500米最大穿深44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37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32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28毫米,水平转速18度/秒,垂直转速12度/秒,纵向射界85/-10度,接舷投射522发/分钟
鱼雷配置:2组四联装(8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16枚九三式一型改二型鱼雷,弹重2700千克,战斗部当量627.2千克TNT(490千克TNT+黑喜儿炸药),模式不可调,有效射程20千米(49.1节)
航空力量:1架水上侦察机(型号不详),存储于弹射器上,弹射器位于后舰桥和后鱼雷发射管之间
评价↓
该型舰艇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研制的轻巡洋舰,研发初衷为指挥驱逐舰编队作战,因此其虽然具有轻巡洋舰最标准的武装构型,但火炮配置相对较弱,与此同时该舰防空火力也相对较弱,其相对优势在于雷击能力强大,且能够携带多达2架水上飞机(游戏中仅1架可以使用),具有相对较强的侦查能力。在外观方面,该舰采用典型的双曲线艏,平甲板船型,主炮以前二后一的布局进行安装,前舰桥为塔式但尺寸适中,前舰桥之前具有较大的火控指挥系统,烟囱仅有1座但尺寸庞大,烟囱后存在用于存放水上飞机的平台,平台之下安装有前鱼雷发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