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笨鸟医生心得1001话(12)《难经》第62至68难论穴道,学习整理

2023-07-20 22:21 作者:笨鸟医生  | 我要投稿

今天该整理“论穴道”部分的内容了,这部分主要论述了三焦与原穴的关系,以及五输穴的内容,其实这两部分是针灸的精髓之所在。当然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了,更多的发挥在后世中的医案中。

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

这里又一次提到《十变》,也许这是古时更早的一部经典,只是已经亡佚。有段时间杨老师让我整理关于井荥输经合的文章,其中就有一个问题说到为什么阳井金,而阴井木。没想到这个问题在《难经》中已有答案,是刚柔之事也。十天干,奇数为阳对应腑,偶数为阴对应脏。乙与庚对应,丁与壬对应,己与甲对应,辛与丙对应,癸与戊对应。得到下图,也就得出阴井木,阳井金的答案。

———————————分界——————————

六十五难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

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所入为合也。

此难意义,我感觉不大,说井应春天,而合应冬天。我感觉这里的春天和冬天的比喻都是以阴经而言,因为阴井为木为春,而阴合为水为冬。而阳经只是相合于阴经,故随其说法而已。而五行在穴位之间的相生和相克,是针灸的精髓。

——————————分界—————————

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太陵,肝之原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少阴之原出于兑骨,胆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冲阳,三焦之原出于阳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肠之原出于合谷,小肠之原出于腕骨。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

然: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

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这里说到十二经皆以输为原,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是阴经以输为原。而这里和六十二难之说结合起来就是所有的原穴,皆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怪不得《针灸真髓》上那么重视三焦的原穴,阳池穴,原因在这里呀。而这一难得所有内容还是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那张图概括,这里再次呈现。

———————————分界——————————

六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

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阴募在腹,阳俞在背。治病时,可以阴中求阳,而阳中求阴。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俞募相配取穴。而背俞和腹募的穴位针刺时尤其要注意分寸,故点穴推拿尤为适合。

———————————分界—————————

六十八难曰:五脏六腑各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

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其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这里需要说明五输穴的治疗特点:一、“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是临床中常用的选穴方法之一,指出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

二、“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和这里提到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三、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

而五输穴之间的相生相克的配伍更是针灸的奥妙所在,而韩国出名的《舍岩针法》更是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我国古法中有很多其中的发挥,可以详细的去揣测。

——————————分界—————————

写到这里论穴道的部分就结束了,下来我有时间了,将研究下以三焦为重的《针灸真髓》和以五输穴为重的《舍岩针法》。

这几天天气是真的很好,老家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走在山中小路,瞬间心情好了很多。

笨鸟医生心得1001话(12)《难经》第62至68难论穴道,学习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