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未来7天,就是刚需的最好机会!不怕打脸!

2021-10-01 00:11 作者:野先生侃房  | 我要投稿



(机会转瞬即逝

肺腑之言,接下来的黄金周,7天,就是刚需买房的最好时候,不怕打脸。

买房有的时候,就是要有点逆向思维,不要去随大流,随大流你就永远只能,跟在后面吃点剩菜剩饭。

虽然这样讲,会很像中介,容易引起反感;

虽然现在说降价,唱衰,才是主流。

但是我不能背叛我自己呀,我不能为了流量瞎说啊。

为何我敢这么讲,肯定也不会是拍脑袋。

而是因为目前的这个情况,在供需两端,对刚需,都是有利的。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展开来聊聊。


01 供应端

在供应端。

由于下药太猛,药劲太大,现在是开发商最难、现金流最紧张的时候,所以国庆这七天,它们一定会抓紧时间疯狂出货,回笼资金,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你,包括使用一些优惠,一些折扣。

你看现在的广州,据统计已经有39个盘要在国庆节搞事情了。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你们经常听到的内卷啊,所以在这7天,开发商之间、各楼盘之间,一定会卷出花来,供应端大家互掐,得利的一定是消费者。

那为什么说这7天会是最好的时机呢?因为这种状态,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政策转向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就在刚刚,东莞也将2%的个税,下调到1%了!

然后已有超15个城市,发出了类似于“限跌令”文件或通知。

加上最近,央行比较罕见,18年以来首次,温和的提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拳拳的呵护之心,溢于言表。

为什么现在口风突然变了?

因为这次调控啊,用的都是激素疗法,副作用很明显,而且下药还太猛,导致较早出现了一些不良症状。

比如房地产企业纷纷倒下,前有广州老牌房企粤泰破产,然后恒大也是摇摇晃晃,包括最近惠州号称百强地产的光耀,也宣告破产,毫无疑问,如果政策不调整,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多房企撑不住。

另外,从全国第二轮集中供地土拍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土拍市场,已冷到冰点,地块溢价率低,以及流拍率大。

这两个副作用,其实都是比较难办的事情,而且拖的越久,越难办。

地产企业破产,小地产还好说,倒了也就倒了,不会造成全国性的影响,但是恒大这种,为什么闹腾了这么久,还是没倒呢?因为它就是个巨人啊,一旦倒下很多人都会来不及跑,会被压死的。

真倒了,除了许老板和恒大相关高管可以如释重负,继续逍遥以外,对所有人,都不会是好事。

而现在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是不光恒大这一家全国性的大房企,而是融创、宝能、华夏幸福等这种都面临这个问题。

一家企业有问题,国家尚且能救,但是多了也无能为力。

然而矛盾的点是什么呢?就是你也不能让它们全部都倒吧,全部倒,那真的,绝对不会是狂欢,相信我,绝对不会是狂欢。

覆巢之下,蔫有完卵。

然后土拍这块,也麻烦,因为这么搞,地方财政的压力会很大,地方ZF本来就是靠的卖地收入,来维持生活,然后也早已债台高筑。

现在这块收入大幅缩水,又暂时还没有别的补上,地方的财政压力会与日俱增。

所以,越往后,当前政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会越大,现在其实已经有点骑虎难下的意思了。

因此当前这种,高压的姿态,还能撑多久啊,真不好说。

我猜测,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呢?

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明面上还是不会打自己的脸,但暗地里会适当松一松。


02 需求端

那需求端呢?

就像我说的,大部分人还是随大流嘛,刚需里面有逆向思维的毕竟是少数,多数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加上现在首付款来源(从最近踩盘情况来看,已放松),和2.2倍流水覆盖月供(这个还比较严)等条件,包括投资者的大量退场,所以你的竞争对手,不会像去年那么多,以比较实惠的价格,买到好房子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有人就说了,竞争对手?我特么买个房还有竞争对手?!

没错,市场上与你有类似需求的,就是你的竞争对手!

经济学上有个观点,就是:消费者与消费者竞争,生产者与生产者竞争,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竞争关系。

而现在这两头的竞争格局,对刚需都是有利的。

合格的消费者,已或主动,或被动地,筛选掉了一大部分;而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又都不想错过这次,一年之中绝佳的出货机会,连保利天汇这种沉寂已久的,也重出江湖了,导致供应量短时间内剧增。

供应加大,需求减少,然后新房还尼玛限价。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一旦政策松动,尤其金融输血端松动,开发商资金压力一缓解,这场红包雨,便会宣告结束。


03 尾声

所以啊,有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CPU却不够智能,识别不出来。

房地产政策调控,就像用外力压弹簧,用力越大,回弹的力度便会越大,力量大到一定程度,突破弹簧的应力极限,那这根弹簧也废了!

这种情况显然不会出现,没人想把房地产搞废,所以当发现用力太猛了一点以后呢,就会适当松一松。

但也不会完全、突然把手松开,因为这样,弹簧会跳起来的,这样危害也大,会弹伤人的。

所以,政策松,也不会完全松,而是适度微调,调到一个开发商、地方政府、刚需买家等参与各方,都比较舒服的程度。

个中,是个博弈的过程,考验的是上面的智慧。

而一旦把各方都调舒服了,这一波黄金周的红利,以后或许就再也没有了。

看文章质量也能看的出来,不吹牛逼,我真的很专业,欢迎关注,全网同名!

未来7天,就是刚需的最好机会!不怕打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