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多动症,可能是父母惹的祸?

2023-07-08 09:04 作者:天佑儿童健康  | 我要投稿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多动症训练中心张平主任介绍,多动症其实在婴幼儿时期就出现了,但大多数家长不以为意,以为孩子哭闹只是太娇气、脾气不好,长大一点就会变好,甚至认为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男孩子越调皮长大后越聪明。

那么,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了真的会更聪明吗?其实,这很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主要有以下两个典型表现:

注意力障碍和活动过度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多动症儿童,其症状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婴儿期

婴幼儿期的多动症宝宝,其症状多表现在情绪上。表现出容易惊醒、睡眠浅,夜哭、易兴奋、抱在怀里爱乱动、哭闹。除此之外,多动症孩子还表现出排斥他人搂抱、拒绝爱抚,对亲人依恋感弱的现象。

多动症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常表现为不合作、逆反心理强、难管教。玩玩具时,常常不能专心长时间玩同一个玩具,喜欢将玩过的玩具乱扔。与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不能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随心所欲。用攻击行为干扰他人游戏,或破坏公共物品。但真正独自活动时,又表现出手-眼-脚协调性差,动作笨拙,遇到困难退缩,容易半途而废。

学龄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就会显现出来了,这个年龄段的多动症孩子有以下表现:

#

少年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的特定表现外,有的孩子还表现出了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抗挫能力弱的问题。少年期的孩子由于正处青春期,所以更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

多动症原因多动症的发病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但研究发现,多动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和大脑额叶功能低下有关,多动症是告诉父母宝宝的大脑出现饥饿(脑部营养不良)了!

如图所示,大脑的发育是由下往上,就像盖房子一样,从下往上盖。最先发展好的区域是脑干,婴儿在出生时脑干就已经发育完全,脑干负责基本生存机能,像是呼吸、心跳、血压、消化等等。第二个发展完全的部位是边缘系统(大脑学习中心),包括杏仁核,这个部分的大脑负责掌管情绪、侦测周遭是否有危险,一旦侦测到危险就要立刻传递讯息给脑干,让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在面对危险时可以反击或是逃跑。

大脑前额叶要到二十五岁才会发育成熟,孩子的专注力的养成与大脑的前额叶的发育紧密相关,是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如果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的话,额叶则是“司令部”里的“总司令”。多动症儿童往往由于大脑皮层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失衡,大脑前额叶功能发育相对滞后,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0~3岁是培养专注力的黄金期,3~6岁也有效果,如果做到了对孩子专注力的保护,那么以下几点都是加分项。

1.提供干净有条理的生活环境

杂乱的生活环境,孩子难免会分心。我们可以尝试把孩子的玩具分类放置和收纳,区分学习区和游戏区,保持学习环境的清净和整洁。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玩具归类。研究表明:孩子条理性好,相应的逻辑能力和专注力也会越好。

2.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给孩子专心做事提供的最好环境,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的心情舒坦,也更容易保持专注。

3.兴趣引导,激发孩子好奇心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肯定会更集中,与其纠结孩子在一件事上能专注多久,不如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

如果孩子喜欢看绘本,那就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的,提供合适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解答孩子的疑问,配合孩子的需要,但要注意不要出现打断孩子这种干预行为。

4.游戏中训练专注力

家长可以带孩子玩一些适龄的专注力训练游戏,比如搭积木、拼图、找不同等。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专心的能力,比如一次只做一件事,玩具一次给一个就好。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

不要因为孩子只是调皮而给他乱扣多动症的帽子,更不要以为孩子只是调皮而有所不为。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多动表现时,请及时到专科就诊。多动症需要及时的评估和进行早期干预,否则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深远的影响。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孩子多动症,可能是父母惹的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