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流浪地球2的胡言乱语

写在前面: ※本人不喜欢科幻题材 ※非影评仅说感受和心路历程 ※只看过2 观影三小时抛开太困不自觉睡了十分钟外,没忍住眼泪蹦出来三四回,虽然有很多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哭。 第一回是男主的妻子身患绝症时日无多,这段其实挺硬,一开始我朋友说难看让我别去看我就猜到电影要说这种剧情(去看了深海和满江红,问就是极度后悔) 我朋友无法共情的理由按照我的猜测是她自己经历过两次生离死别,那种悲痛电影不可能完全演出来。 而我之所以共情也是因为这个朋友(当时才高一)。我幻视了朋友的妈妈度过人世间的最后时光。她曾经跟我说过她妈妈晚期被糟心亲戚逼迫得没办法住院只能回家等死,出院那天独自一人从医院出来差点昏倒在半路,后面缓了一会想坐公交被司机请下去扔在了路边(司机不想担责)后面痛到昏死过去好几次。没多久就去世了。 父亲也有绝症,但为了赚钱给妻子住院卖了房子一个人打几份工没日没夜照顾妻子,把身体拖垮了,整个人瘦到脱形病情加重。因为他的时间也不多拼了命打工就想给我朋友赚一点未来的生活费和学费,还被妻子那边的亲戚敌视各种羞辱。两年后没撑住也去世了。 朋友(大一)当时说,其实在后面她反而是最希望她爸赶紧死的那一个,因为死了就轻松了,不会被歧视不会被折磨更不会痛。 因为场外信息太多我没忍住泪崩了好几回,人真的很怕对比,相比电影里的妻子我觉得现实残酷多了。 第二回是沙溢那帮五十岁的大叔挡在年轻人面前。其实挺破防的,如果放五年前我一定也会哭但不会想太多。 现在我坐在电影院问自己,在灾难面前,你会把生机会给自己的母亲吗?我会毫不犹豫。如果灾难来了,我妈会挡在我前面吗?她也一定会的。 这个电影一直在强调责任,可能因为我已经是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年龄段,所以有一丝沉重。和那种上学时迫不及待想要独立的轻松感不同,而是切实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 第三回是沙溢那几角色按下核弹的按钮。我不是第一次意识到在某些艰难困苦面前,其实已经有人给我们挡下过一些危险了,只是经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看到的社会的阴暗面而选择性遗忘。 现在拥有的生活哪怕不那么如意,但还有时间在网上打字发泄,也是因为有前人用自己的血给我们创造出来了。但是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忘了这件事,在最难受最痛苦的时期甚至说出过那句中二至极的“人类毁灭吧”。 这电影有一点好,他的世界太宽阔了,宽阔到让我清晰意识到(并不是以前不知道,只是没在乎,当然也跟我最近一年心态转变有关)人类的历史真的很长,人类的文明发展经历了许多的磨难波折才达到今天全世界任何肤色的人们能随时随刻交上朋友的程度。 而我因为个人一时的痛苦,说出那句人类毁灭吧的话,极其不负责任,就像抹杀掉前人所有努力与奋斗还要在他们的骨灰和挥洒的鲜血上撒一把浓硫酸。 有些人就像我一样,不出力不为了社会做任何贡献(当然努力工作老实交税也算微弱的一丝丝贡献,只是太渺小了改变不了任何我想改变的现状)还要说一些精致利己的风凉话“以后人类灭亡跟我有什么关系,别人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及时享乐”“愚蠢的奉献精神”。 不好批判什么,毕竟我也只是个自私鬼。但还是希望别再指责那些奉献的人“愚蠢”。我们都是这些被这些“愚蠢之人”保护着的人。 还有一些记忆深刻和想吐槽的地方: 男主(吴京)面试,这段挺惊讶的,原本会以为电影只会提“大家”大于“小家”,却没想到男主最后说出来那句我来面试只是希望我的妻子和儿子好好活着。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小家就更不可能有大家。只有自己接触得到的具象化的东西他才是实际存在的,为了不存在的抽象东西而放弃实际才可怕。微微吐槽一下一些所谓的爱国人士(不要对号入座),他们爱的只是“爱国”这个抽象概念,就好像伪女权,她们爱的不是女性自身,是一种抽象。为了这种抽象甚至可以去攻击任何疑似和他们的观点有偏差的任何人。恕我直言,爱不爱自己心里清楚。 全篇我最不喜欢领导这个角色。他真的太领导了,领导得我想抓起来他的领子给他两拳。有些话不能从他这种阶层的人的嘴里说出来,说出来显得虚伪,显得虚无,显得形式主义,显得动动嘴皮子(底下的人赴汤蹈火死了一茬又一茬)然后他自己拿到最大的荣耀,光辉载册。嗯,不是没有这样的伟人但你不能这么写,我会犯恶心。这和沉默的真相里那些三三两两坐在那里装深沉的领导没有任何区别。 感想有很多,时间不多,重点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