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的实际装备数量堪称跌掉眼镜!

2021-05-10 00:41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二战以后一直到冷战期间,弹道导弹作为一种二战末期才出现的新式武器,由于射程远,精度高,发射命中速度快,难以防御等优点,因此迅速成为各军事大国竞相装备的重要武器系统,特别是洲际导弹和核弹头搭配,成为核战略平衡快速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美苏两个核大国都无法防御住对方射来的成千上万的洲际核导弹雨,才导致双方谁也不敢轻易地动用核武器。在冷战的高峰年代,美苏等军事大国除了装备大量的洲际导弹外,也同时开发和装备大量的中程弹道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当初这些导弹上安装的大部分都是大威力的核弹头。随时准备发射,打击对方的在重要军事节点。在一定程度上,中短程核导弹比洲际导弹更难预警和防御。因为大多数双方相互瞄准的洲际导弹。



从发射离地到最终击中预定目标,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5到35分钟,这期间可以充分地通过卫星和战略预警雷达进行预警和防御,重要人员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差躲避进高度设防的地下掩体。而中程和短程核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往往只需要3到7分钟的时间,大部分根本来不及预警 。甚至即使收到了预警,重要人员还来不及躲进掩体已经被击中。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美苏对中短程导弹的谈判销毁力度,比洲际导弹的谈判裁撤力度大得多。根据1988年双方的条约。苏联方面销毁了 1500多枚,多个型号的中程弹道导弹。而美国方面只销毁了800多枚,其中包括潘兴导弹和陆射战斧导弹。前苏联的销毁力度明显更大。而这个条约是苏联方面上赶着美国方面签署的,虽然自己付出更大。却是基本自愿的。



不过前苏联一次性把射程在550公里到 5500公里的所有中程弹道导弹几乎全部销毁了。导致此后的俄方近乎完全没有继承中导的任何资产。而到了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就是把过去大多装备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改为出常规弹头,这样就可以在大多数局部战争中放心的应用。既不会引发核战争的风险,又可以充分利用弹道导弹打击速度快,防御难度高的优点。比如不止一个国家,把苏联时代出口的飞毛腿导弹进行改装,更换弹头提高射程,成为一种大范围可用的常规武器,往往是中等军事强国面对超级大国时为数不多的可靠反击武器。而俄方这类传统的军事强国,却发现自己没有继承一种系统性的常规弹道导弹。于是俄方在1990 年代,启动了新式短程弹道导弹项目。这就是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1995年开始试射,1999年开始对外公开。



最终定型的 9M729“伊斯坎德尔-M”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80公里以上,没有违反当时还有效的中导条约要求的最低射程550 公里的限制。这种导弹采用越野卡车机动,2枚导弹并列运输与发射。弹道高度可以全程不出大气层,有很高的机动性,因此作战效能非常突出。虽然俄方是“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原产国。本来应该大量装备,而实际上到目前,该导弹的装备数量也没有超过4个发射旅。总数恐怕连400枚都没有。这和其他大国装备的数千枚类似导弹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导致这种随时“可战”的弹道导弹关键时候明显不够用。说到底都是没钱闹的!


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的实际装备数量堪称跌掉眼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