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所谓的道德
节选自《精神现象学》先刚译 译者序

这个关系也出现在“德行与世界进程”里面。德行的悲剧在于,它想要取消个别者,以实现普遍的善;它以为世界进程是善的对立面,因此进行反抗,但它在这个反抗过程中却发现,世界进程是一个普遍者,是一个现实的善,因此德行被打败了。
作为手下败将的德行也暴露出自己其实和古人推崇的德行是两码事,因为古人的德行有着内容丰富的基础,与世界进程并不矛盾,而今人所谓的“德行”是一种缺乏本质的德行,仅仅存在于一些空无内容的词语之中。
沿着这个思路,黑格尔以“每个人应当说出真理”和“爱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这两个号称无条件的义务为例,批评了康德和费希特的空洞的“制定法则”和“审查法则”的理性,指出它们“始终停留于应当,但是不具有任何现实性;它们不是规律,而是戒律。”黑格尔坚持认为,正如索福克勒斯所说的那种“未成文的和确实可靠的神律”,事情的“正当性”已经客观地存在着,“已经自在且自为地决定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折腾和追究“什么是正当的”,而是应当把自己纳入伦理实体,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伦理实体的现实存在和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