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坚持内心的自我——因爱而幸

2022-05-05 11:32 作者:树上微  | 我要投稿

专业出版  感谢关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如果有幸得到了一位天使,请不要折断天使的翅膀。

 

写出宋隽然的故事,我希望可以送给更多的家庭和更多像宋隽然一样深陷原生家庭无法自拔的孩子。


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总是使得人们在步入社会时遇到很多困难,也许一门心思地学习、工作会被孤立,也许希望事事做到最好却总有人不如意。


遇到这些就该退缩吗?


宋隽然在遇到困难、遇到打击时习惯了独自站起来,我们也应该和她一样。污浊中,清白就是错误,但跳出污浊,清白永远是清白。


故事设定的背景时间就是21世纪的故事,有我们现在经历的一切,也有对未来的幻想。


也许我们错过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从现在开始像宋隽然一样抓住机遇,一切皆可。


这是一本送给自己,送给家长,送给朋友,送给大众的书。

 

书中有属于小主人公自己的困惑,有对原生家庭的气愤与不解,但是小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对抗,努力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和普通的家庭不一样,主人公的生活有很多特殊之处。虽然条件允许,但她很少与爸爸单独相处,不能拥有自己的卧室……


虽然有很多“不可以”,但她努力让自己“可以”。作为一个有强烈“被认同感”的孩子,她的心里有一股劲头,不相信自己是别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小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情怀是无边无际的,她的燃情岁月不是由青少年开始撰写,而是从幼时便开启了这段不一样时光。



流年随时光而去,岁月蹉跎,当我们的小主人公渐渐长大,她终于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人。


毫无疑问,她的未来是一个成功的大人;毫无疑问,她的爸爸作为她的心灵导师,更是一个成功的爸爸。


我能写出这本书是因为我拥有一个和主人公很像的爸爸。不得不说,在小朋友的成长中,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往往最初的价值观来自家长。同样的,在我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问了很多个身边朋友有关其父亲的故事。然而遗憾的是,诸如我父亲这样的父亲是很少很少的。


对于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我很赞成也很欣赏,因为拉低成年人的视角,蹲下看世界时才会发现小朋友清奇的想法,而那个时候也会想起来,每一个成年人曾经不也都是小朋友吗?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家庭,一个不一样的爸爸,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也许小主人公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聪明孩子。很多时候她表现得很懂事、很努力,但却依然达不到大众对她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并不是二胎家庭里的二孩家庭中,小主人公作为二孩中的老大,自然会受到更多的指责。在这样一个稍微有些传统的家庭里,小主人公作为二孩家庭里的老大,又作为弟弟的姐姐,自然会被要求更多。在这样一个并不是传统的离异单亲家庭里,小主人公总是作为一个被推来推去博弈的棋子。老中青三代共处一室,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也许人们总在责怪她不够懂事,也许人们总在要求她一定要孝顺,也许人们总在呵斥她不让着弟弟,也许人们总在打击她的一切。


但小主人公面对这些时,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度,虽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一举一动都不像个孩子,但即使是成熟的样子,她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博得他人的喜爱。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努力地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让大家满意的孩子。


你,愿意看看她的故事吗?


关于作者

SHUSHANGWEI


许偲歌:


学生、原创音乐人。


独立作词作曲歌曲十余首,擅长填词。


内容赏析

Instructions for use


从儿童抑郁到抑郁


宋隽然六岁和七岁的时候得了两个怪病。


六岁的小孩头疼,很奇怪吧?七岁的小孩肚子疼了一年,更奇怪吧?但这两件奇怪的事全让宋隽然赶上了。宋熠文自然是非常着急啊!自己捧在心尖尖上的女儿这么难受,总得有原因吧!


于是他带着宋隽然从头到脚各种检查化验,大到核磁共振,小到血液和甲状腺,然而也没查出来个所以然,每个医生都说没有器质性问题。最后伴随着宋隽然没有了症状而不了了之。


但其实一直有一个想法不断地在宋熠文脑子里打转:“这孩子,不会是得儿童抑郁症了吧?”大概他是怕宋隽然害怕和恐惧,也是怕严振华暴跳如雷,这个秘密便真的压箱底了。如果不是宋隽然突然被诊断出得了抑郁症,恐怕这个秘密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拿着确诊单,宋熠文的眼里写满了亏欠,他偷偷开了一盒西药,以备女儿不时之需。


“她其实不用受这份罪,她其实可以不得这个病,怪我不能把她带出去。”面对好兄弟,宋熠文才敢小心吐露他对女儿的愧疚。“你是个好男人,是个好儿子,所以你才会保护、尊重、遵从你母亲啊。”其他几个男人连声安慰。


“可是,”宋熠文顿了顿,“我不是个好爸爸。”宋熠文俊朗的脸上尽是忧愁,“我还和孩子说过,你什么也不用怕,有爸爸在,爸爸会保护你,照顾你。可是当她需要我站出来时,我却很少能保护好她。”宋熠文“啪”地把一盒西药拿出来,“我要是能把她好好地保护起来,我就不至于只给她开一盒药,我就是怕她病症上来我控制不了,把我妈引过来,我才偷着开了一盒,我妈一点西药都不让她吃!”


虽然有西药在手,孩子的病症和状况或许会在紧急时刻有所缓解,不至于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宋熠文知道,回去面对着严振华,“孩子得了抑郁症”仍然是一颗重磅炸弹。“抑郁症?不可能!我的孩子不可能得这个病!”严振华显然是被吓了一跳,“这绝对不可能!”


“您看看,医生的诊断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宋熠文无奈地劝说着母亲,“医生都这么说了,还能有假吗?”“肯定不可能,万一是医生骗钱呢?”严振华还是不相信。


宋熠文看着固执的老太太,无奈地摇了摇头。那还能怎么办啊,先带着孩子看病呗!他的心里只剩下这句话了。


与此同时的宋隽然还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虽然她平常活得确实不怎么快乐。


恐怕对于她来说,快乐这个词是相当奢侈。她有时甚至觉得生活好像对她而言没什么意义。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反正她的一切都是奶奶想要的,她似乎没有想要什么的权利。

 

“反正我的人生都已经被奶奶安排好了,反正按部就班地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找个女孩子该干的职业,踏踏实实地生活,生儿育女,这一生就这么过去了。”这似乎是她从小就知道的一件事情。


在她的心里,怕极了严振华,甚至说话都有了前缀后缀:“我奶奶说……我奶奶不让……我奶奶不喜欢……我得问问我奶奶……”


她感觉她对自己的人生毫无发言权。


这边的宋隽然还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另一边的严振华已经开始向旁人说起这件事了:


“我跟你说,我们家孩子得的病叫抑郁症,都不用说了,肯定是她妈整的。你想啊,如果不是她妈,这孩子能得这病吗?肯定是从小落下心理阴影了。”


“这孩子我从小带得那么好,肯定是小时候好多事因为她妈给整的想不开,结果就藏起来了,藏到现在了,可不就抑郁了吗?”


“我跟你讲,全都赖她妈,如果她妈当时不跑,她不可能得这病,就是她妈不要她了给她弄的,你说说多狠心。”“……”


这些虽然都是背后议论,但宋隽然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听得一清二楚,仿佛是谁故意说给她听的。


只是宋隽然还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经常失眠,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经常感觉阵阵心慌,她不知道为什么许久没有的头痛又开始有了,在她的心里还有很多的不知道。


她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明明自己可以活动却觉得全身都被束缚,明明自己可以讲话却仿佛被堵住了嘴无法发声,明明自己看得见,却又觉得似乎套着一层乳胶袋子什么也看不清。


她能碰到一切,却摸不到万物。


宋隽然恐惧极了,因为她从未有过这种诡异的感觉,她想要逃避却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


其实这就是抑郁症,但是她还不知道。


每一颗滑落的露珠里

蕴含的都是生活的热情


直到好多个月后她才从多方面证实,这些奇怪的病症,来源于她与严振华的关系。


隔辈关系的亲疏,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极大,宋隽然也是一样。


虽说严振华并没有对她疏远,也并没有虐待她,但在宋隽然心里,她与严振华的隔膜有燕平到珺州那么长。


严振华竟成了宋隽然心里的反面教材,提到祖母,宋隽然反复用到的词是“自私”。


严振华无私地把自己的爱给她,无私地培养着她,无私地给她自己心中最好的生活。但,宋隽然始终感受到的是自私。


她反感严振华一直以来对她过深的管束;讨厌严振华对身边人的训斥;憎恨她对母亲的谩骂……


宋隽然 16 岁了,她在严振华身边睡了 16 年没有分床;宋隽然 16 岁了,但凡她做些什么,严振华都要在旁边看着指手画脚……


这无私的爱让她感到窒息。


在她的生活中,自己好像就在一个玻璃屋子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隐私。


这种爱,太可怕了。


这种爱,她想远离。


严振华将她攥得越紧,她就越想逃脱。

距离产生美,严振华希望和宋隽然零距离。


未完待续……

坚持内心的自我——因爱而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