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年小记
集市总是新年气息最浓郁的场所。锣鼓喧嚣的新春集市,文庙里的香火不断。人们洋溢的满足与幸福,广州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拍财神,捧银子,醒狮队的靓仔们的声声恭喜发财,真是朴实无华且枯燥的愿望(笑)。广州人丝毫不藏着掖着自己的爱财,很爱钱也很爱挣钱,但走在大街上却很少见到穿着精致、满身挂着奢侈品的人,而那个穿着人字拖给你剁烧鸭的阿叔却是拥有千万存款的富豪。或许这便是广州一种很奇特的气质,满大街恣意生长的榕树,棕榈和木棉,路边说着粤语的女孩和充满着少壮气息毫不掩饰的青年,大排档里摇着蒲扇喝着菠萝啤的大叔,是一种喧嚣而不压抑的烟火气。
想过到底是怎样的城市能让我产生归属感却不被人情世俗裹挟。我想我是不适合在小城市里生活的,小城市里全覆盖的人际关系网总会让我有种被包裹得密不透风的窒息感。
我喜欢广州,远远不只是因为我出生也生长在这里的缘故。细细想来,我对她的喜爱很重要的一点是她文化中的务实包容和人情关系的相对冷淡。
过年的红包是出了名的少,甚至新年随份子也是纯看意头,更不会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冷淡造就了每个人之间更多的相对独立性。CBD全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旁边就是城中村的密密麻麻的低层小楼,任何类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式和生存的空间。
感觉广州的行政机构也超级可爱,海珠之心和海珠之眼,大桥也能因为一个市民不同意而绕弯,完美体现的是对个人权利的充分尊重。记得小时候电视上经常看一档节目,基本是关于市民与政府官员的现场对质,敢问敢言的广州市民,造就了一种独特的“街坊文化”,也一直在推动着这个城市的治理。
的确,这里的人们虽然不热情,却很难说他们冷漠。在文庙发呆的下午,看着熙熙攘攘的人们脸上充满虔诚而期待的神色,突然很受鼓舞,也去买了一柱香奉上。大抵是看我很迷茫的神情,以为我是外地游客,一个背着孩子的大姐用并不熟练的普通话告诉我这边供奉的习俗,带着我绕着文塔走了三圈,意思是来年转运。她没有问我为什么一个人来这里许愿,只是很真诚地告诉我说这里的香火很灵,你的愿望都能实现。
我大抵是冷漠的,总是很难被人们朴素的情感而感染,更不喜欢被人情世故牵绊。人们总是会给我们是否过得幸福提出他们的准则。他们或许是我们的挚爱,又或许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提出的方式或许简单粗暴,或许润物无声。但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自己的生活正在被人用世俗的尺子丈量的那种压力。
可是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有机会按照内心的要求成长,安静的营造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的情感。
就像那个大姐没有随意闯入或者关心我的生活,只是单纯地希望我的愿望成真。
谢谢这座城市给我的一个安静生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