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Facade模式)

2021-11-15 14:50 作者:会飞的蜗牛007  | 我要投稿

Facade(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各类(或结构与方法)提供一个简明一致的界面,隐藏子系统的复杂性,使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当一个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子系统会越来越多,客户对系统的访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有必要为多个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从而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外观(Facade)模式是“迪米特法则”的典型应用,它有以下主要优点。

  1. 降低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耦合度,使得子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调用它的客户类。

  2. 对客户屏蔽了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

  3. 降低了大型软件系统中的编译依赖性,简化了系统在不同平台之间的移植过程,因为编译一个子系统不会影响其他的子系统,也不会影响外观对象。


外观(Facade)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 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很容易带来未知风险。

  2. 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外观(Facade)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它包含了对各个子系统的引用,客户端可以通过它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现在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外观(Facade)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 外观(Facade)角色:为多个子系统对外提供一个共同的接口。

  2. 子系统(Sub System)角色: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客户可以通过外观角色访问它。

  3. 客户(Client)角色:通过一个外观角色访问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实现代码:(纯手打,如果有错误应该问题不大)

首先定义外观角色:

class Facade{

    private SubSystem1 obj1 = new SubSystem1();//对子系统1的引用

private SubSystem2 obj2 = new SubSystem2();//对子系统2的引用

private SubSystem3 obj3 = new SubSystem3();//对子系统3的引用

/**

/*提供访问子系统功能的接口

*/

public useSys1(){

    obj1.used();

}

public useallSys(){

    obj1.used();

obj2.used();

obj3.used();

}

}

//定义子系统角色

class System1{

used(){

console.log("子系统1的used功能"被调用);

}

}

class System2{

used(){

console.log("子系统2的used功能"被调用);

}

}

class System3{

used(){

console.log("子系统3的used功能"被调用);

}

}

//提供客户角色通过外观模式访问各子系统的功能

class Client1{

    private f:Facade = null;

    constructor(){

    f = new Facade();


}

//调用方法

usesystem1(){

f.useSys1();

}

}

facade可以通过继承方式扩展,以上代码为界面纯手打,可能有错误,但逻辑应该是对的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Facade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