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车无线充电没了,宝马被迫“减配”,“缺芯”导致新车智力下降

2021-06-16 13:35 作者:三个司机官方  | 我要投稿


芯片短缺对消费者影响增大,除了优惠缩减、等车时间变长,汽车上的某些功能,也会因为芯片荒而被暂时取消。

这两年汽车行业的境况真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影响还未完全消散,又被芯片荒这头“灰犀牛”打了个措手不及。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任贤齐《伤心太平洋》里的一句歌词: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芯片荒对汽车业的影响超出想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芯片荒的问题就已经对各个车企产生了影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美国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最新预测,持续的半导体芯片短缺预计将使全球汽车行业在2021年损失1100亿美元的收入,全球汽车产量将减少390万辆。


据相关统计显示,2020年下半年至今,因半导体芯片供应问题,包括沃尔沃、大众、通用、上汽、现代起亚、福特、蔚来、奔驰、日产、本田、保时捷等数十家汽车企业减产停产。


一般来说,减产或停产的车型,都是一些销量不大或者不太重要的车型,因此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还没有那么明显,至少用车体验上不会有什么影响,无外乎就是等车时间延长,而且优惠没那么大了。


不过事到如今,减产停产好像也不能完全解决芯片短缺的问题,于是部分车企不得不想一些别的办法来应对。比如在主销车系上,取消一些非必要的功能。华晨宝马就在日前宣布,将针对6月14日后生产的宝马3系车型价格、配置的调整。


而受到芯片荒影响的不只3系,据统计,宝马旗下多款车型,都对配置有所调整。


芯片短缺,为啥要取消无线充电功能?

通过上方两个表格,大家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被减配的基本都是无线充电功能呢?它到底招谁惹谁了?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汽车芯片了。简单来说,目前汽车芯片主要分为三大类:功能芯片MCU、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


第一类功能芯片,主要是指处理器和控制器芯片,类似于我们电脑和手机上的CPU,相当于汽车的大脑,需要对汽车上大多数的系统和功能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包括车身电子系统、车辆运动系统、动力总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可以说,我们现在能把车开在路上,并且还能听着歌、开着导航和自动驾驶等等,都离不开功能芯片的存在。


我们再仔细分辨上述几个大的系统,是不是就属信息娱乐系统的重要程度最低?没有它,汽车还是能照样开的,不会有本质上的影响,所以宝马就先拿它开刀了,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二类功率半导体,主要负责功率转换,比如把车上蓄电池的12V电,转换为适合我们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压,像标准的USB充电接口,就是5V电压。所以功率半导体多用于电源和接口,像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其中也需要功率半导体对能量进行转换、输出和中断。在当下的特殊时期,把手机充电这种可有可无的功能取消,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类就是传感器了,广泛用于汽车上的各种雷达、气囊、胎压监测等功能上,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装备,因此是不会轻易减配的。

也许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减配”行列

芯片短缺,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而非宝马一家。并且从行业专业的预测来看,芯片荒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此前台积电CEO魏哲家指出,虽然目前汽车芯片短缺仍在持续,但随着其他商生产的恢复以及产能提升,预计2021年6月就可满足车企最低需要,但供求紧张局面仍然会续到2022年。


而针对国内汽车市场,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月度信息发布会上指出,目前芯片短缺的情况已经多多少少影响到了汽车产业的销售情况,并且会持续影响整个第二季度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预计芯片供应问题要到2021年第四季度才能有所缓解。


如此来看,芯片供应问题至少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才能得到缓解,也就是至少还要再持续半年时间,那么我们基于此进行合理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有更多车企,对旗下车型的某些非必要功能进行暂时“减配”。


目前也有一些相关消息显示,某些车型的某些功能会被取消,比如通用生产了一些不含特定节油装置的雪佛兰Silverado皮卡。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芯片短缺,日产把预装导航系统的汽车数量进行削减,此举可能影响到数千辆汽车。雷诺已停止在旗下Arkana SUV的方向盘后侧配装超大数字屏幕,且取消手机感应充电功能。标致308掀背车也将采用老式的模拟车速表盘,而不是需要芯片的数字化版本。


虽然上述“减配”的都是海外车型,但谁也不敢保证,这股风不会刮到国内,所以近期想买车的朋友要做好被“减配”的心理准备。

汽车芯片为啥短缺?

为啥会出现汽车芯片短缺的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奇,那我就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其实这是各种天灾人祸赶在一块所导致的。

首先是疫情对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都造成了影响,之后又发生了日本的地震、德州的暴风雪、中国台湾的缺水等天灾,让芯片厂的产能一再缩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汽车芯片集中在20~45nm成熟制程,并不算赚钱,投入产出比低。而且汽车厂商对于芯片的要求又特别高:-40~75℃、湿度95%、15~25KV的静电环境中,必须要拥有20年质保,不良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所以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无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芯片生产商,都不爱接汽车芯片的活儿,也导致了芯片短缺的产生。


芯片短缺未必是坏事,它将促进汽车产业的合理化

这次芯片短缺,可以看作是对汽车产业链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同时也反映出汽车产业链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危机未必是坏事,也许会促进汽车产业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据报道,目前最为缺货的品种,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第一类功能芯片MCU,这也是最为传统的芯片类型。这恰恰证明目前的汽车革命尚未进行到一个彻底的阶段,但是却毫无疑问的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目前MCU是比较零散琐碎的,每个功能几乎都有着自己专用的MCU,所以标准化是缓解“芯荒”的有效途径之一。日前,Stellantis首席财务官理查德·帕尔默表示,该集团正在致力于在更多车型上推行标准化芯片,而不是在某些车型上必须使用特定的芯片。“更多的标准化和灵活性,这是当前管理芯片供应问题的关键。”他说。


当然,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能解决眼前缺芯的问题,不过总算是找到方法了,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总结

总而言之,芯片荒已经波及全球汽车行业,并且已经影响到消费者购车和用车体验的多个方面。所以在这里我劝大家一句,如果不着急买车,那就明年再说。当然,如果您对优惠缩减和“减配”那不在乎,那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好。


新车无线充电没了,宝马被迫“减配”,“缺芯”导致新车智力下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