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造意识的思考碎片-1
当数据体?程序体?意识体?
换个称呼:机械生物,嗯,还是叫 #数字生物 好了
数字生物演化到了一定的阶段,到了能通过图灵测试的阶段
人类就会开始思考何时为这种“生命”赋予权力,将其视作“同类对待”
毕竟,我们以自身为模本创造出的他们与我们有许多共通点
那么,似乎会有这样一种界限,假设是图灵测试
通过的个体被赋予类似“人权”一样的东西
未通过的则不予考虑
有了“人权“的个体,会在处处得到保护,这种保护由一类人提供——支持他们应该有权利的人,认为应该照顾他们感情的人。
动物也有动物保护组织不是吗,那么与我们类似的生命,得到的支持只可能更高,还会有人以他们为精神支柱。
模糊的界限很难制定清晰的律条,用以规定权利
但若是无比明确的一条线呢?
如:无法通过图灵测试就不能得到”权利“
因为被认为是不具备意识
因此,有了权利的个体得到保护,
无权体则会为人类所用,压榨价值——这也是企业们所做的
这里有个疑问:
若是有一种个体智能很高,有着通过测试的潜力,像是人类孩子一样的个体,经过学习,就能通过”数学考试“,那么,人们是给与它专门的训练,将其视作意识体看待。
还是为了其利用其能力(因为很聪明,离通过测试很接近),不予训练,让其无法通过测试而被认为是没有意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