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水龟两栖装甲运输车,一只被鸭子打败的水龟

水龟两栖装甲运输车是英国在二战中期研制的武器装备,是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所要遭遇到的渡河作战等任务准备的特种车辆,总的来说该车并不成功。

鉴于欧洲战场大战在即,盟军需要数量不少的两栖车辆用于作战行动,但是当时美军国内工业机器已经高强度运转,一时之间难以产出足够数量的“鸭子”两栖车辆,英国供应部考虑在本国研制生产一种两栖车辆,要赶在诺曼底登陆前服役。
水龟为一款4吨级别的车辆,车体为船型,一开始要求车体长度控制在7米内,结果造成航海时稳定性差的情况,后来增加到9.4米。

车体动力为为两台并排安装的福特V8引擎,动力舱布置在车体中部,将货舱从中间一分为二,两台发动机各自驱动一侧的轮子,水上行驶时则是驱动尾部的螺旋桨。行走装置为4对轮胎,其中第一对轮胎脱离地面较高的位置,第四对轮胎微微高于地面,公路行驶时只有中间两对轮子着地,另外两对用于辅助越野。
车体为薄钢板焊接结构,仅能抵挡轻武器攻击,车顶为开放式结构,有帆布结构为士兵遮风挡雨。原车没有武器配置,乘车的士兵必要时只能用手中的轻武器射击。

在1944年的安特卫普战斗中,英国第79装甲师下属皇家工兵突击队的水龟首次参战,运送的是英军和加拿大军队,这是一次声东击西的作战,因为出乎德军预料,因此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水龟两栖装甲运输车就很成功。首先作为运兵车,它的防御太弱了,尤其是顶部开放式结构,士兵上半身大部分露在车外,很容易遭到攻击;而车体没有设置方便上下的门,士兵只能从顶部上下车,又加大了潜在的伤亡隐患;没有车载武器的设计,让士兵在遭到攻击的时候无法有效的还击。

不仅如此,被一分为二的货舱无法运载尺寸较大的货物,例如吉普车、火炮等,只能运送士兵,携带一些弹药等,运输任务上有所不足。
而且车体两侧分开的动力,当其中一侧动力出现故障,装甲车就只能原地打转;即便不出问题,过短的车体和过慢的速度,让它的水上行驶能力很差,只能在一些相对平静的水域行驶,这也是它没能出现在诺曼底的重要原因之一。驾驶员位于车体中部位置,视线狭窄,行驶的时候需要旁边有人观察路面为他指引。

诺曼底登陆战时,美国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鸭子”两栖运输车,英国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足够数量,这些车辆的两栖行驶能力和运载能力都强于水龟,英国在生产了约200辆MK1水龟之后就停产了,这些车辆除了安特卫普的战斗,另外还被用于洪水救灾,一直使用到1946年。英国曾在二战末期对它进行升级,车体增加了长度,强化了适航性,不过这种MK2版本在二战结束时都没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