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变3设计思辨”沙龙活动第四期在长江商学院举行

2021-12-16 10:17 作者:SOLIDWORKS汉拓科技  | 我要投稿

12月8日,由汕头市工业与信息化局指导的 “2变3设计思辨”沙龙,在长江商学院前海校区举行第四期活动。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企业家与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的方式,围绕2变3创新应用理论,从不同视角思辨创新,探索未来的跨界与融合。



出席沙龙活动嘉宾与观众代表合影


2变3设计思辨沙龙创始人李昊宇发言,介绍作为本次活动理论基础的2变3创新应用理论。该理论是基于中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融合德国哲学方法,通过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认知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从而达到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实践的应用原理。他进而指出,要用中国的思维、中国的语言解释中国的设计。


李昊宇分享

深圳物舍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红峰认为,2变3创新应用理论可以作为方法论解释物舍艺术的实践,他以实例探讨“后疫情时代”融入艺术的设计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潮加创始人黄晓敏提出要找寻2变3中创新的“1”,向李嘉诚学习底层思维,成为一个求成者,形成优化自身的OS系统,将看不见的联系作为创新的乐园。


贾红峰分享

黄晓敏分享


中欧经济与文化交流顾问龚迎春、往来文化联合创始人郝晓曼作交流发言,从宏观与实践层面解释创立往来文化的原因。龚迎春认为往来文化在不断找寻技术与学术、商业与社会、服务于不同文化与人群的融合创新点。郝晓曼以近期参与的残障人士关怀项目为例,利用2变3的理论解释文化融合“从一生二生三”的过程。


(左起)龚迎春、郝晓曼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丁智擘点出,文化便是有来有往,她认为:“现在我们为别人考虑,就是为我们的将来考虑。2变3的融合体现在设计上是切片等设计手法,体现在文化上是对个体的尊重。”贾红峰说:“2变3理论不止服务于设计系统,艺术、商业、文化,各个领域都可以应用。”


丁智擘分享

嘉宾(左起):丁智擘、贾红峰、李昊宇、黄晓敏


嘉宾就跨“界”的产生展开广泛的讨论,并达成基本共识,认为达芬奇时代“界”的存在感很弱,边界实际上是工业世界专业化与效率的产物。李昊宇进一步提出,当代对效率的需求的增长正在放缓,未来的增长点是思维和思考。


嘉宾丁波岩分享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对2变3沙龙活动表示支持,并希望该活动能够持续开展。郝校长表示:“2变3创新理论耕耘十年,是时候迎来收获的季节。”


李昊宇指出2变3理论的应用活动基于深汕合作的背景,在汕头政府的支持下解决服务企业、拓展“创新人”思维的问题。理论延伸出的《2变3创新设计课程班》旨在培养设计新人,为工业产业创新注入源动力,形成创新驱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目前已在汕头开办两期,吸引了150名学员参加,并有望在深圳举办第三期课程。


沙龙现场



文字┃林艺敏

摄影┃陈凯翰


“2变3设计思辨”沙龙活动第四期在长江商学院举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