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2023-02-26 17:48 作者:致死甜度-砂皇  | 我要投稿

此次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的观念,虽然样本不多,但也足够说明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于恋爱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愿意谈恋爱,但是不小比例的人群未经历过恋爱,其中男生单身率略高与女生。这些没有过恋爱经历的人给出的原因包括:初高中父母老师严厉禁止谈恋爱,甚至大学后家长也要求以学业为重,没有遇到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等等。 再是关于婚姻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样本表示不愿意结婚,并且女生中不愿意结婚的比例很大程度上高于男生。对于这个问题,一些样本给出了这些回答:恋爱就是恋爱与婚姻无关,一个人也能好好过,结婚很累很麻烦会把人束缚。此外,也有人给出这样的回答,如果能遇到值得结婚的人就结婚,否则可以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这些愿意结婚的人中,大部分都选择在30岁左右及以后结婚。 最后是关于生育的看法。调查显示,愿意结婚的人中大部分都愿意生育,而不愿意结婚的人几乎全部不愿意生育。不愿意结婚自然不会愿意生育,而在愿意结婚的人中,也有部分不愿意生育,他们给出了以下原因:孩子是累赘,当今中国多一个孩子只是多培养一个奴隶。 恋爱,婚姻,生育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愿意发展到下一步的人逐级减少,这展现出国家目前多角度,多层次,各方面的问题。 人口问题要解决就必须从最初环节开始调整。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着被催婚,但是他们从中学开始就没有恋爱的机会,没有恋爱和了解的过程,如何婚姻?我并非是提倡中学时期就谈恋爱,但我反对将恋爱妖魔化。中学作为人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应到开设课程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爱情,学会如何爱与被爱。对爱与性闭口不谈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问题,在学校被严令禁止,出社会又缺少教育,试问孩子如何学会爱与被爱?所以我认为,必须重视中学生爱情观教育。 再谈婚姻问题。当前婚姻问题的根源,我认为是千百年来传统的婚姻模式,与现代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结构的不适配。传统农耕社会下,必须保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由此产生的对两性行为,地位,形象的要求(或者称为刻板印象),哪怕是在如今也同样深入影响很大一部分人的观念。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分配方式的发展变化,传统家庭形式已经不在被需要。现代生活没有谁离开谁就活不了的问题,自然也不应该有“男人就该成为干活赚钱有担当大男人,女人就该成为身处幕后相夫教子的小女人”的这种旧的观念。于是,苦于婚姻繁重负担的男人们不愿结婚,困于婚姻久矣的女人们也不愿结婚。至于生育问题,其实和婚姻问题的根源相同,都是不适配现阶段生产水平的结果。传统社会中人口几乎等同于生产力,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也多一个养老的依靠,所以旧社会的人很愿意生孩子。而在如今,养老问题已经被社会基本解决,在吃穿基本不愁并且阶级固化程度严重现代社会,孩子也不可能在未来为家庭带来多少利益,所以,不考虑人文因素,养孩子几乎只是负担,如这次调查的一个回答所说,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只是培养一个奴隶罢了。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说,一个人活着毫无压力,还有充分的机会享受生活。两个人活着压力增大,但咬咬牙也还能过。三个人,不仅是多一个人的问题,还要减少一部分劳动力,对很多底层的人来说意味着将放弃自我成为彻底的奴隶。所以我认为,除非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两个人在一起能毫无压力,再加一个人也能轻松应付的程度,目前的婚姻生育情况就不会改变。或者,如果能调整相应制度,使其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那也能解决问题,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