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年正确总结和复盘,量化、新策略才到规划~
从一阶年度复盘的内容,把一阶的收官变成自己的,然后通过复盘看年度规划的坑
优秀的年度总结,增加升职的机会,让自己被看见,深度的复盘也提升整体能力,增加业务机会,总结后提升业务胜算,能更好的规划业务增长
复盘和总结是不太一样的,总结是做了什么,复盘是为什么做成为什么没做成,总结了哪些本质、规律,哪些匹配了没匹配,后续要怎么调整

第一部分,怎么做好上一年的年度总结
案例A,首先表格结构是项目、目标任务、成果
暂停思考下,这就好像简历啊,简历是的经历分为职责和业绩,负责的岗位职责内容,和对应的量化业绩,最好有业绩水平
所以,这里的目标任务里最好有项目的重要性量化/数据项说明,然后在成果那里有数据,为公司带来的利润/营收,最好有业内排行或公司内排行等
这是“课前”思考,看叶教改的

成果,就是“我做成了什么”,叶教在下面的批注是:换位思考,企业怎么评价这份总结,做的事情价值是什么?
尽可能让用户少思考,不思考,除非做教育,提供产品和服务能让用户不思考也得到想要的
思考问题:公司为什么会设立我这个岗位,公司期待我的岗位创造怎样的商业价值,我的成就跟公司的期待之间怎么换算,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符合公司的预期吗?
那就来重新看总结,项目排序,重要性排序的原则是什么(收益绝对值还是ROA),重新正确排序,在目标上项目投入产出、收益、何时启动何时兑现收益,在结果上公司预期是什么,我做成了什么,如何做到的得到了哪些帮助

ok,基本我的思考里面数据量化的内容要细起来,然后在成果那里加上怎么做到的和感谢团队
自己搞得定的工作领导不关心,关心你缺的是什么,怎么能帮助你完成目标,不关注具体的事,而是跟公司经营相关的数据,给领导展示的越清楚自己为公司赚钱的能力,就越有升职的机会

汇报的技巧,八个字,文不如表,表不如图,数据增长两年图表,或者地图城市,或者时间线突破点,快速突破——我也可以做个啊^_^
还有人无我有的创新内容汇报,用文字的方法讲内容感觉记不住,还是用数据量化的方式?花了多长时间做,提升了多少效率数据
正解:因为有了这创新突破,公司赚了多少钱、省了多少钱,提高多少效率(研发创新),复制给了多少人,还能复制给多少人(我以前就没有复制,也做不到,实验室成果VS商用成果)
比如,某项工作所需时间减少了多少天,等于公司增加了经营时间,每天的薪酬费用一算,为公司节省了多少成本,赋能了多少人,障碍点解决了多少个,不仅利己,要让创造的东西能被复制出去,更有格局的去为公司创造价值
量化自己的商业价值,是为了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这样企业才能提拔你去双赢,也给你更高的责任/职务和收入

案例B,在管理绩效方面的业绩
具体描述升级为,研发周期天数的缩短数据和效率提升数据,研发成本的缩减数据,合格率数据的提升
降低事故率的关键点,就是checklist,研发的checklist也是非常重要,其实个人做销售的看来,包括杨教练讲销售课时说,不要做野路子的销售,个人觉得是一致的,就是用checklist来做销售,不能想到哪里自由发挥,每次标准都不一致,怎么去做管理,没有管理,怎么提升?
管理效能的成果量化,用成本/效率/品质几个维度去描述,合格率也是品质数据啊

第二部分,复盘的顶级做法
做成了是怎么做到的,没做成的是为什么
案例C:流水账的讲过程,领导如何评估这件事的难度,和你的努力度?

“课前”思考,用对比法,业内水平是什么,之前公司多久没搞成,业内的水平高度和时间、金钱花费,自己的数据,和认知结构度什么的,当然,做成有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指导,公司的资源
忽然想到乔妹和Film的获奖感言,都是感谢团队感谢家人,这其实感觉更好,见众生段位高,实力嘛,见自己见天地部分,不用自己说的,颁奖方已经用授予来说明了,这个场合适合体现见众生的能力段^_^,所以很多策略,是理性选择——基于能力结构的深度理解,而不需要什么克服情绪,比如委屈啦,放低自己啦什么的——认知真的是全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俗称刷脑
其实感觉总结也好,复盘也好,都是在写简历找工作那里讲透了的,听课到这里终于轻松了QAQ

四个指导思想:我做的这件事情有多难,这么难的事情为什么能做到,解决思路是什么,过人之处是什么,领导给了哪些指导,使得自己具备哪些超越岗位的思考能力
我的思考其实还是差不多的,看具体案例的优化吧
第一个的确是行业排行,97%做不到,如果突破,成为业内top 3%
最核心的难点在于评级指标的梳理,围绕指标的数据模型,研发在数据模型上突破了才能用
评级指标解决思路,三大问题,哪些指标是有效的度量,这些指标对项目的价值,哪些先做哪些后做——企业资源有限,怎么分配
这整个的思路框架逻辑展现出自己的水平

自己的思考和“正确答案”的差距,在于具体怎么做到的,核心难点在什么——设目标,解决关键是什么——认知理解,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决策,自己没有拆分出这个来
而对困难解决的关键,度量、重要度、顺序——这三种量化是非常通用的,前面其实也是这些,等后面想写的时候单独写一篇应用思考

案例D:如何获得好的成绩,找到了关键问题点,抓主要矛盾又利用资源解决
思考点:我们希望突破复盘和总结获得领导怎样的支持呢?
这个其实在我说一些经历和话语里都有目标的,比如在群里,想要社区的支持,跟朋友,想要朋友的支持,既然是想要支持,那就不要去炫耀和争自恋高位——目标导向,理性做事情

另外在复盘板块,很多人都想展示自己有多厉害,各种突破,极少人写我没做成什么
全部拿数据说话的,各种表格对比的很好
有什么点做的不好,主动提没做成哪些并做深度分析
如果是目标不对,只能是老板有胸怀的才能提,争自恋高位的就不能去提——唉,我已经知道了,现在是知道的更彻底了,有了底层分类了
如果是合理的目标为什么没做到
如果领导不愿意写,那就给刷新认知——给利,可能就能改了

写了为什么没做到,但其实领导需要的是怎么才能做到,分析失败是为了找到根源可以做到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并得出正确方案才是成功之母
艾玛,又get一个底层本质^_^,对于一个结论,问个为什么,就可以知道那人的认知了。。。

案例E:目标没达成,数据上,人均产出低(14万肯定亏损)(销售)、产品单价下降,降本没有解决,分析哪些是可以优化的,哪些不能,可以优化的点的关键核心在哪里,画出业务引擎找出组织架构,问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次序是怎样,怎么解决,预计效果
找原因就跟剥洋葱一样
把每个没做成的原因讲清楚,公司就有理由相信你将来可以
重新推演新方法后一年的整个发展——重生推演,有小伙伴起名月光宝盒,真的很好的名字
之前一年实际上每个月的打法和数据表现,按照自己的分析、新策略做重生推演,每个月的新的打法和数据表现
这不就是做投资回报测算的思路吗?卖梦想或者可能性,这是人性的利用,反正把领导当客户,自己就是一个销售——艾玛想起Film说把自己比喻成推销员,导演是客户,看能推销自己的想法多少
用迭代复盘呈现的方式,就是新的年度规划啊!!!

基于过去的年度复盘,才能做真正的新的年度规划
第三部分,如何做好年度规划
这个不是复盘里假设去年重来一次的那部分就能替代的,因为当下的事实已经不是去年年初的样子了,就像企业发展到了稳定期衰落期,想要重新走创新路线一样,是有很多阻力的,跟从0创新不一样,就像个人有了坏习惯再想改好一样,非常难,因为有了惯性
艾玛,忽然发现字数有到点了,上一篇是真的难,一篇才走了25分钟,全压缩干货,脑壳疼的找朋友吐了一个小时的压力,这一篇走了55分钟,艾玛,这有可能再一篇完结这第一课吗?
先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