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尚与科技 | 时尚礼服发展中的可穿戴元素

2023-03-06 09:44 作者:冷芸时尚圈  | 我要投稿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一】

时尚礼服发展中的可穿戴元素



1.电子产品与礼服的关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未来服饰充满着各种幻想,其中就包括了将计算机与服饰相结合。最早被称为可穿戴设备的是一部加入了微型计算机的手表,后来越来越多技术人员将传感器放入到服饰当中。著名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早在2000年就设计过变形服饰。


(图片来源:知乎@RoSSo艺术留学-侯赛因·卡拉扬是如何完美诠释跨界的?不只是服装,更是艺术装置!)


很少有服装能比飞机裙更能捕捉这种难得的创意,科幻魅力让位于时装的浪漫——这一切都归功于卡拉扬。虽然这件服饰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调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套服饰看到设计师对于未来的决心——用可穿戴技术打造出全新的服饰。这个服饰具有如同飞机机翼的收缩功能,在秀场上是由一位小男孩手持遥控器操控了服饰的展开闭合,展示飞翔的感觉。这套服饰使用了纤维玻璃材料。并且因为这套服饰是礼服,所以这个可穿戴技术是为设计师服务的。


2007年卡拉扬设计了一套具有镭射效果的服饰。上万个LED发光管被隐藏于面料之下,随着模特身体摇摆,裙子呈现出流动的光影。这些可穿戴技术,成为了设计师手中的魔法棒,呈现出非常精彩的效果。


(图片来源:知乎@RoSSo艺术留学-侯赛因·卡拉扬是如何完美诠释跨界的?不只是服装,更是艺术装置!)



2.核心功能和礼服发展的变化


我发现一开始可穿戴技术的核心功能就是收集数据,根据指令进行操作。而传统的礼服是为各类重要活动仪式举行而准备的服饰。这些服饰以华贵著称。“可穿戴”其实就是穿在身上的计算机,并能收集到外界变化数据,比如室外温度,人体运动幅度,人体流汗后的湿度等,这些都可以由传感器收集,再根据之前预设的需求程序来进行功能反应,这也是一种基础的交互。很多设计师会和服务商合作,通过编程确定在什么时候展现效果。





【二】

礼服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技术运用



1.压力触控下的可穿戴交互运用


压力触感技术可以统称为触感技术,但是是在压力变化后的二次变化,一般这个压力是如同屏幕的反馈,表示人们对计算机交互时的机器反馈。目前这种技术运用的场景是一些定制礼服,还没有被广泛普及。Met Ball,也叫Met Gala,中文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于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一举行。2017年的纽约大都会慈善晚会就曾以科技为主题,在这场盛会上,很多礼服都结合了科技元素。


Cute Circuit公司就曾经把服装通过传感器联系起来,传感器可以识别穿着者的触觉或运动变化,或者通过光源将穿着者的情绪变化可视化显现。


(图片来源:知乎@VOGUE服饰与美-CALVINKLEIN2017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


这件礼服就是运用led技术和交互感知,礼服可根据穿戴者的身体变化自动调整led的灯光颜色。在穿着者的脚底有个传感器,可以记录步伐次数或是温度,因为人在急躁的时候会步伐多和温度高,机器得到数据后根据编程的区间,如果达到那个数值就会触发变化信号。



2.礼服设计中的通信传感技术运用


现在我们日常的通信技术就是wifi,蓝牙,蜂窝,红外技术。在可穿戴技术里多是以低功耗蓝牙技术为主。蓝牙技术因为成本较低,所以被大量运用,但因为蓝牙传输信号较慢,只能完成简单的指令。有些大型活动礼服还会和音乐一起打开效果指令。但无论是灯光还是音效或是机械动作都需要通信技术来提供指令。



3.你觉得礼服场景中还需要哪些可穿戴技术?


芸友艺航认为礼服需要“温感穿戴”功能,很多明星模特和时尚icon秋冬出席室外活动,经常被冻得瑟瑟发抖。有了温感可穿戴技术的礼服,既美观又保温。芸友们好奇这些技术难道只适用于秀场展示吗?其实最早可穿戴技术主要用于军事和医疗中,用于检测人的体位和脉搏,但是关键的处理器和电池无法长期支持,相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人员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适应更多的场景和需求。






【3】

礼服设计中的柔性延展技术运用



1.可充电式电池创新


目前柔性技术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尤其是柔性电池技术。韩国的LG公司早在2013年就研发了两款柔性电池产品。这种电池现在着力针对电池耐久性和电池容量进行研发。


大家可以通过芸友lira分享的文章了解一下:

Nature:柔性锂电池,弯曲10万次!



2.电源管理IC技术


除了电池要容量大以外,我们还需要好的电源管理系统,这样可以让电池更加耐用。目前东芝公司制作了全新的电源芯片来适合可穿戴设备,还有意法半导体公司发明的电源管理IC技术,加速了可穿戴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真正做服装科研的公司出现,毕竟可穿戴设备多是电子芯片厂的衍生产品。



3.服装类芯片设计创新


目前专门的可穿戴服饰芯片都是算力强大的处理芯片,它们通过低能耗来处理复杂的穿着环境,这些芯片通常来自因特尔、英伟达、AMD等高科技公司。穿着者在各种干燥、寒冷、潮湿环境都会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传感器的覆盖面积甚至可以达到全身。在柔性材料的支持下,传感器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可以做到很细微的程度。我相信,这些芯片的创新会随着需求的出现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走向创新,跟我们更多的惊喜。




 庄主总结 


一、时尚礼服发展中的可穿戴元素

1.电子产品与礼服的关系

互补关系,电子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核心功能与礼服发展的变化

可穿戴强调功能性,礼服强调装饰性,在可穿戴加持下的礼服依然要以装饰性为主。


二、礼服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技术运用

功能性延展,如礼服特色 ,测量身体变化,有色彩和形态的变化,自动展示功能。


三、礼服设计中的柔性延展技术运用

1.可充电式电池创新

柔性电池技术目前呈高速发展趋势,着力针对电池耐久性和电池容量进行研发。

2.电源管理IC的创新

好的电源管理系统可以让电池更加耐用。

3.服装类芯片设计创新

目前专门的可穿戴服饰芯片都是算力强大的处理芯片,它们通过低能耗来处理复杂的穿着环境。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时尚与科技 | 时尚礼服发展中的可穿戴元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