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21轰炸机已经试飞,中国轰-20怎么还没身影,我们落后吗?
11月10日,美国战略轰炸机试飞的消息刷爆网络,而11月11日就是我们的“空军节”,翻遍海报也没有找到网传“轰-20”的蛛丝马迹,那么作为资深军迷,不禁要问:连歼-20生产线都曝光了,为什么轰-20迟迟没有出现呢?

最近,随着人民空军74周岁生日到来,五大战区都发布了宣传视频,几乎所有机型都看到了,也没有看到轰-20,网友们开玩笑说,可能是它隐身了。

有人说轰-20在等发动机,有人说轰-20在等风洞试验,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发布,还要等。从2017年官方提出有研发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计划至今,已经6年时间了,我们还要等多久呢?
我们知道,美国的B-21轰炸机造价虽然不清楚,但是一架B-2造价高达24亿美元,这还是1988年计算的水平。
即便现在估算,B-21的造价也在7亿美元。美国方面称它是全球首型第六代军用机,也真是用黄金价格堆出来的。但是,其隐身性能是否能突破中方等国的雷达才是重点。

我国现役的轰-6K很便宜,只要1600万美元,而歼-20也只要1.1亿美元,所以,从造价上来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先行列装歼-20,或者让轰-6K发挥更大潜能。多余的钱造一些052D和055大驱,才是眼下最为关键的。

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有后发优势;从应用前景上来说,我们以防御为主,未必就需要超远航程的轰炸机。

更有可能是高超音速飞机。今年6月5日,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已建成了30马赫超高爆轰驱动高超音速激波风洞JF-22。可模拟高空最大30马赫的飞行条件,JF-22 超高速风洞技术领先美国20年以上……
一系列极限次描述下来,我们仿佛看到了轰-20的以30马赫的速度突防,那么既然有这样的速度,我们为什么还要研制轰炸机呢?

JF-22风洞主要就是围绕“天地往返”系统展开的,那么高超声速飞机才是未来。在无人化、智能化的今天,加上高超音速,才能匹配未来空天战场的想象力。
关于第六代战机,美国已经交出了答卷,显然是一个优等生给出的答案,十分亮眼。但是有了领先美国20年的风洞,我们又何必将目光聚焦在以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5G通信、卫星通信、空天一体等新技术的加持上,中方的战机理应摒弃“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随着我国黑障区通信问题的解决,天地往返高速飞行器才是发展方向。一直以来,美方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已经落后于中俄,自然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也没有多少胜算。

如果,我们研制轰-20,采用的是空天飞机和智能集群方式,将彻底改变空天形态,一改“一小时打遍全球”的保守理念。

所以,咱们期待的轰-20,还要等一段时间。等的就是它能像东风-17一样,甚至如此前曝光的腾云工程中的空天飞机一样,总之走的不再是长航程、高隐身性能的方向,而是高超音速方向。

试想一下,若干年之后,一架飞机以30马赫的速度飞来,尽管进入黑障区,仍然能接受高速制导控制,既高速又智能,还有什么可以拦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