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换牙刷导致“复阳”?转阴一周后“二次感染”?别再被骗了!
自从新冠疫情放开之后,有关新冠病毒的防治信息一直备受关注,而且关于新冠的谣言也层出不穷。
有些误导大众,有些造成过度防疫,请大家擦亮眼睛,谨防入坑。

有人认为:反正迟早都会“阳”,是不是“早阳早好”?
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感染后仍有部分人出现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
为避免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对医疗、药品需求造成巨大压力,不主张、不建议主动感染病毒。
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

网传“阳康以后一周左右最有可能二次感染”,这是真的吗?
这个是不准确的。
首先,1-2周之内再一次检查出来阳性的人群,绝大部分不是二次感染而是复阳。
这些患者可能还处于恢复期,体内的病毒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才会出现核酸和抗原的阳性。
而这些复阳的人群通常都没有传染力的。
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很多人的朋友圈陆续都在传播这样一条消息:
温馨提示:很多二次复阳的人,都忘了在阳转阴之后更换牙刷,结果自己把自己又给感染了,千万别忘了换牙刷!切记!请大家反复传达宣导家人群!爱心提示一下!
这锅牙刷不背!
当你的新冠感染痊愈后,不必更换生活用品。
因为在感染后,人体针对相应的毒株、相应变体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一模一样的病毒时,身体内存在的免疫细胞可以迅速产生抗体,清除病毒。
如果短期内“复阳”,一定是不小心又感染了病毒的另一个变体。这就跟一个冬天反复得几次感冒是一个道理。
所以,“阳过”之后,你的口红、唇膏、牙刷、杯子都能用!

据悉,各个品牌的电解质水如今都被抢售一空,各家旗舰店均显示 " 无货 "" 采购中 " 状态。
电解质水怎么就成为了新冠神水?新冠神水的电解质,又是智商税吗?
今天我们来揭秘答案:电解质水不能代替普通饮用水。
对普通人来说,从食物中获得的电解质以及日常饮水等就完全能满足每日身体需求,不需要额外补充,没必要特别购买电解质水来喝。
如果因为生病发烧、咽喉疼痛等症状影响了食欲,导致进食量少,或者存在出汗多、腹泻、呕吐等情况,可以通过喝电解质水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的。
注意电解质水喝太多也有弊端,不仅会造成自身电解质紊乱,部分电解质水中含有钾、钙离子等元素,还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肾结石。
对于有肾脏疾病、尿毒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不要随意饮用。

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毫无根据可言!
大蒜素及相关营养成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和生活中食用大蒜完全是两回事。
结合当下疫情,也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多吃大蒜能够预防新冠肺炎。
但日常生活中适量摄入一些大蒜有益身体健康。其它的葱、姜、辣椒等同理。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已经感染之后要科学用药。

大家在经历“新冠十大酷刑”后,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一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然后开始放飞自我,弥补自己这段时间所承受的痛苦。
不过,金小花要提醒的是不要觉得自己阳康了,就掉以轻心。
一个不注意,这狡猾的病毒很有可能再“杀”回来,整的人措手不及。

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复阳呢?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生病后就要好好补补身体,这样才能恢复得快。
但实际上,刚“斗争”过后的身体确实很虚弱,尤其是脾胃。
病后,胃口大开,就开始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殊不知脾胃根本无法承担,无法消化,导致它们积滞产生内热,又开始发烧,引发病情的反复,称“食复”。
所以说,生病时正确的饮食也是一味好药。

处在恢复期的我们,补正气是最为重要的,初期还是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烧退以后,脾胃尚虚,余邪未除,怎么补?
来一碗米油粥,补津液,保胃气,不存在虚不受补的情况。
此外,像生冷、辛辣、油腻、发物等,通通都不要吃,不仅损伤脾胃、伤阳气,而且会加重病情。

不论是未阳、阳中,还是阳过,都要注意消毒。
最简单的方法:每天开窗通风1小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浓度。
如果觉得这样不够,还可以选择一些消毒剂,比如75%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乙醚、氯仿、过氧乙酸等,对消灭病菌同样有效。

“阳康”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咱们坚持了三年的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些习惯绝不能丢掉!
尤其是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毕竟“阳康”还是在生病初愈的阶段,身体的免疫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要多多注意才能安全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阳康”后,每天都要注意更换口罩,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口罩尺寸,鼻子、嘴巴、下巴一定要贴紧,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细菌滋生。

“阳康”之后人体处于一个康复期,暂时不宜剧烈运动,过度的运动不但不能够恢复健康,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金小花建议是没有症状后7天再开始逐渐恢复运动,每天抽出半小时,做一些健步走、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让你感兴趣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