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最出名的科学家之一蒋英实祖籍中国。kbs说15世纪科学最发达的是李氏朝鲜












添加条目描述
蒋英实(1383年-1450年),是朝鲜王朝世宗时期一位著名的发明家,本贯牙山蒋氏。蒋英实天资聪明但出身低微为贱民。世宗的父亲朝鲜太宗发现蒋英实的才华后立即将其叫到宫中授予官职,并命其进行发明。太宗此举受到宫内大臣的抗议,认为像蒋英实出身这么低微的人是不可以给与此地位的。但世宗却对蒋英实充满信心。
在朝鲜世宗的支持下,蒋英实研制出水表,浑天仪和日晷。[1] 蒋英实最著名的发明是他1442年发明的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雨量计,用于测量雨水的标准体积的容器。不过他的发明并没有保留下来。现存朝鲜半岛最早的雨量计是1770年朝鲜英祖时期制作的。据《承政院日记》记载,朝鲜英祖希望恢复朝鲜在世宗时期的繁荣。在世宗时期的年鉴中,英祖发现了雨量计,于是下令复制。
出身
蒋英实的父亲是第8代中国移民,在高丽王朝时期任高官。[2] 朝鲜太祖建立朝鲜王朝后,迫害原高丽王朝王室和官员。蒋英实一家也受株连。蒋英实的母亲被贬为妓生(属朝鲜王朝贱民阶层)。蒋英实的身份也同时成为贱民。[3][4]
Share1438年,世宗20年正月,景福宫内的钦敬阁建成完工。殿阁的正中有一座七尺高的“纸山”。这个“纸山”中设有自动水钟装置“玉漏机”,里面的木偶可以根据水流定时移动。“山”的底部设有代表着12生肖的雕像,在子时的时候就会有代表子时的老鼠雕像跳出来,将时间的变化展现的一目了然。像这样不借用人力的自动敲钟装备,不能不说是一部神奇的装置。
就像每到整点就有12生肖的木偶跳出来再缩回窗内的天文钟一样,钦敬阁的整个建筑就是一个由巨大的钟组成的殿阁。爱民如子的世宗为了以农业为本的百姓,令人去创造可观天象、计天时的装置。而应王意,用“钦敬阁”这样的装置把所需的功能全部表现出来的人,正是朝鲜王朝最伟大的科学家蒋英实。
生为官妓之子的蒋英实,是个连自己的父亲和出生日期都不知道的官奴。虽然身份卑微,却在某些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在1400年岭南地区大旱的时候,他因为引入水库的水,解决了旱情,而被县官推荐入宫。
为了实现朝鲜王朝的文艺复兴,世宗采用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方针。因此,在他即位3年后的1421年,就任命在中国学习了1年并对各种天文器具了如指掌的蒋英实为“上议院”,彻底让他从奴才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虽然朝鲜王朝的身份等级制度非常森严,但是寄厚望于蒋英实的世宗,破格将他“免贱”,解除了“贱民”的身份。蒋英实也不断的把发明创造品献给世宗,而这些发明品便成了把朝鲜王朝科技实力提高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原动力。
1433年,蒋英实根据众学者所创的理论,创建了可观测天文天象的“简仪台”,为朝鲜王朝开辟了独步的天文观测时代。第二年,他制造完成了可以自动敲钟报时的“自击漏”。“自击漏” 分有三个不同等级的漏壶,里面保持着一定的水位,内部的水以每分钟0.1升的速度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掉出一个球珠,并伴随着代表12属相的木偶弹出报时。它是集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工学为一身的一项优秀的发明。“自击漏” 博采东亚传统的流压式水漏和阿拉伯利用珍珠自动报时的装置之长,创造了韩国科技史上的一项壮举。他的发明使得15世纪就出现了可以控制水流、并在一定时间内自动激活木偶的自动装置。
另外,他还制造了仅凭太阳投射的影子就可以准确地测定时间的“仰釜日晷”和测定风强的“风旗台”等仪器。不仅如此,他将高丽王朝所创、连雨点落下时产生的误差都可计算在内的世界最早的雨水测量装置——“测雨器”制造出来,辅助世宗引领了朝鲜王朝的科技复兴。
蒋英实因制作了测雨器,在1441年升官到三品。然而第二年,世宗为治病去利川泡温泉,路上,因蒋英实亲手监制的“御驾”损坏而将其罢官。之后,蒋英实便在历史的舞台上销声匿迹,连死亡的年代都无法确认。除了他发明创造的那段辉煌时期,蒋英实人生的其它时间都是踪迹难寻的。然而,因制造了众多科学器具而至今被人们尊为朝鲜王朝最杰出科学家的蒋英实,无愧是为实现朝鲜王朝科学立国、开辟朝鲜王朝新天地的一位伟人。
泡菜起源于中国:韩国人过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是来自中国的。韩国人吃的炸酱面是清朝晚期的时候山东人带到朝鲜半岛去的。糖醋肉也是如此。大白菜原产于中国,大白菜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有3000多年,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大白菜传入朝鲜半岛。柿子树也是原产于中国,柿子树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有3000多年,也是明朝时候传入朝鲜半岛。韩国的泡菜也是起源于中国,中国的泡菜历史有3000多年,而且有详细的考古证据和古书证据。1300多年前薛仁贵将中国的泡菜传入朝鲜半岛。韩国人在李子柒的油管视频下面争论柿饼起源于韩国,事实上柿饼是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柿子饼了,而柿子树在中国明朝时候才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国王宣祖: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宣祖实录》卷37)
在咱们中国河南贾湖地区发现了9000多年前的骨笛。
贾湖契刻符号
贾湖契刻符号指的是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龟甲上契刻的符号,共十七个,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曰”字等,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有报导称那些符号为迄今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文化输出中国泡菜历史有3000多年了。韩国的泡菜起源于中国。韩国的泡菜是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唐朝的时候传入朝鲜半岛的。而且大白菜的原产地也在中国,大白菜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有3000多年,明朝的时候大白菜才传入朝鲜半岛的。
早在商周时期,《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
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就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好吃的储蓄,就是腌制的酸菜、泡菜。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泡渍蔬菜水果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腌渍菜。
先秦《周礼》《孟子》《楚辞》中也有腌渍菜的记载。公元前1058年,中国西周周公姬写成了著名的《周礼》一书,其中分天官、地官、寿官、夏官、秘官、冬官六篇。据《周礼·天官》记载:“下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所谓羹是用肉或咸菜做成的汤,由此可更进一步证实泡菜的历史。(๑❛
细数韩国人俞文化的行为:
pop= Kpop
中医=韩医
中药=韩药
针灸=韩国针灸
风水=韩国风水
春节=韩国春节
中秋节=秋夕节
纸=韩纸
中国书法=韩国书法画
中国画=韩国画【东洋画】
中国风=东洋风
青瓷=高丽青瓷
苏绣=韩国刺绣
团扇=韩国团扇 小红节
中国屏风=韩国屏风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汉服是韩国的,泡菜是韩国的,还有拿汉字申遗,拿中国结说是韩国结申遗,还有韩国一男的来中国学过几年琵琶后把方锦龙先生参考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复原的五弦琵琶拿回韩国,在韩国就开始了大力宣传他们的韩国琵琶。甚至想拿琵琶申遗,他们偷窃的太多了盗窃各种中国壁画和字画说是韩国的,真的细数不过来,我列举出来的都只是他们偷窃的冰山一角。[笑哭]
现在咱们中国的文化输出正在逐渐加强,所以说小伙伴们不要过于担心 :
“汉服”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而汉服又称汉装、华服、汉衣冠。关于汉服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人以为汉服是汉朝时兴服饰,其实不然。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而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民族,所以汉服的起源其实早于汉朝。关于“华夏”一词的由来,《尚书正义》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据《史记》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这就是为何中国华服日定在农历三月初三、黄帝诞辰的原因。
而汉服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便是自尧舜禹时期开始,服章礼制在中国就已十分重要了。周公以礼治天下,衣冠礼仪并行,方能体现华夏大国之涵。汉朝严格遵循周礼,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