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公考第一和倒一差在哪儿?


有一种常见现象,很多人经常遇到。从小到大,无论自己平时准备的多么充分,成绩出来都很难过,往往感觉对不起自己的付出。公务员考试也是,自己每天按时复习、刷题,度过了煎熬的几个月,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其实不然。就像大学的我一样,就是一个“学酥”,只能骗骗自己,真真的遇上考验,一碰就碎成渣渣。和真的学霸和学神有很大的差距。不是学了就会了。就像学神学霸平时好像也没有多么认真学习,一到考试就是第一。
其实,本质上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倒一如果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前提是你态度得同样认真),就可以逆风翻盘,成为第一。2017年,我大四,参加了国考,可惜无缘面试。18年我参加了省考,刚开始是边工作边学习的,后1个月辞职专门复习,最好总算考上了(笔试成绩136,面试第一)。和第一次考试不同,我是真正的学了进去,而不是每天只是简单的打卡。
下面就让我这个曾经的“学酥”,现在的“学霸”(自封的)来和大家分享分享我考公务员的一些心得吧。
一、抓住考公的时机,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都说应届生更容易考上公务员,因为难度更低。其实在我看来还是要看岗位和城市的,而且私以为外面工作的经历更有趣,值得去体验。虽然每天很累,一直在被剥削,但是,我还是不后悔在外面的打拼。只要在外面体验过残酷,摸清自己有多少斤两,才会端正自己的态度,更认真的准备考公。不要犹豫,不要动摇,因为还年轻。不要像我现在的同事,因为年纪大了,可能脑子不如以前的灵活,复习压力更大。更重要的是身体素质方面,她就差点死在体检上,好在有惊无险。
因为年轻的话,选择更多。一方面是因为年纪越大,岗位越少。除此之外,30多岁基本都成家了,工作也爬到中层,不管是家庭还是工作的压力,都会让你的考公之路更加困难,更加难以做考公的决定。另一方面,年轻的你还有另外的路可以走。如果你考上公务员,你可以更认真对待公务员的工作,也更呆得住,因为公务员工作真的还满枯燥的(顶住锅盖,不要打我)。万一待不住,还可以凭借这些工作经验,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好工作。
二、科学、高效备考,事半功倍
首先,不建议没有经济条件的人辞职在家备考。毕竟考公务员不是你努力、你考多几次就能考上的。要做好可持续发展、长期奋战的准备(我是有人饲养员的,才敢在最后一个月辞职备考)。当然,也不建议备考期间因为经济压力去做兼职。特意说兼职,是因为我报的班上有个同学是在职备考,经济压力非常大。省考后没考上,当时X笔在招兼职助教,她觉得这样又能赚钱又能复习,就想去报名。我的想法是,助教就是工作,重复老师说的话,不带思考的。对于完全不懂公务员考试的人来说,这种兼职确实很有帮助,但是对已经学习过一轮的人,是几乎没有提升的。结果,多事的我被她说了一顿(无奈摊手)。
其次,备好装备。例如学习用品(笔、申论格子纸本和草稿纸)、护眼台灯、人工泪液、吃的(用脑过度会饿的,吃货的建议)等。对上班族而言,夜晚是最能集中学习的时间,所以护眼台灯是最重要的,知乎上很多推荐文仔细看看,买台对眼睛好的绝对不亏。累的时候,滴滴人工泪液(注意不是眼药水),眯一会或者出去走走,适当放松锻炼下。申论格子纸本淘宝上有,直接购买就可以了。草稿纸也需要大量准备。我建议可以从公司拿只印了一面的废纸,或者是包裹里的发货清单、医院的账单等等。嫌麻烦可以买A4纸来用,直接从公司拿的emmmm……可能犯法了吧?
最后,信息化时代,电子设备与APP必不可少,更何况要看网课了,具体有以下电子化工具与App推荐。
1、至少两台电子设备。比如我一台老旧手机用于听课,一台IPAD用于做笔记,一台日常使用的手机用于查资料或者跟朋友聊天(囧)。
2、云笔记APP。印象笔记或者有道云,或者其他的吧,看自己用习惯哪个用哪个。云笔记能让你随时复习。
3、Noteshelf等PDF管理编辑APP。ios专用。用于整理、归档pdf文件。比如X笔的学习班会发送很多额外的学习资料,时政、每日晨读什么的。用noteshelf就可以做专项归档,并且可以在pdf上做注释、高亮,十分方便。同样功能的APP还有很多,自行根据需要挑选。
4、X-mind。我个人十分不喜欢做思维导图,也不喜欢看思维导图。笔记里几乎没有用到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能呈现的内容太少。思维导图是一个架构要点的工具,学习行测并不需要你学习架构,但申论和面试需要学习架构、提取主题要点的技巧。
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方法很重要
笔试我并没有报线下班,因为线上班性价比更高。作为在职备考族(最后一个月不算),线下班不是该选的。一方面,因为价格,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时间。就算能腾出时间,我也不建议报线下班,因为学习不自由、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学习计划,会导致厌烦和学习效率低下。
直播课不强求,录播课好处更多。身为一个上班族,我没有自信能赶上晚7点的课,不能在地铁里看吧。就算匆匆忙忙的赶回去了,一边吃饭一边看视频,说不定饭也吃不下去,视频也看不下去(毕竟和看无脑的下饭综艺不一样,看公务员视频是要用脑的)。所以还是从容地下班,安心的吃完饭,再没有负担地听课吧。
对于录播的课程,我自己有一点小心得。那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播放倍数。因为我去年复习过,所以我觉得老师上课由于要兼顾到各层次学员的,所以讲的速度会比较慢,而且还要解答学员们的各种简单问题和奇葩问题(生气!有的人就是喜欢打酱油,耽误时间),因为不想浪费任何时间,所以我宁可选择听录播课。然后选适合自己的播放速度,我一般熟悉的知识点选1.5倍播放速度,遇见不会的会暂停,或者恢复正常播放。再搞不懂,我就截图、反复听,一定要弄懂。做好笔记必不可少,笔记一定要电子化。云笔记能让你随时随地检验你的知识点。总之要确保知识点都懂了、笔记都整理好了再听下一堂课。另外,在复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更新笔记,这点是纸质笔记无法做到的。
刷的题越多,越明白要科学刷题,不能瞎刷。尤其是不要不懂装懂,在确实听懂了知识点以后,才去刷题。你可以买配套的纸质版题库,也可以打开APP刷对应的专项练习。当然这些题目不需要太多,大概30-50题就可以了。错在哪都要理解,不要带着疑问继续听下一个知识点。每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带着刷前一个知识点题目,10题左右,主要是确保自己不要学了一个忘了一个。(这个看个人了,我可能不在学校学习,记忆力退化了吧)
真题作为模板,真的很重要。每周都要按照考试的流程做一次真题(至少一次),或是培训机构的模考。这里说的流程是,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安静的做题(手机什么的都关机)。真题只需要做近三年本省考和国考的真题,可以留2套作为最后阶段的模拟考。我个人建议是真题做完了就可以适当做模考,但是正式考试之前的一、二周做最近年份的本省、国考真题。一切以真题为重。
四、利用真题,训练好时间感
(1)按照正式考试的程序进行模考。比如准备好草稿纸、水笔和答题卡,订好闹钟。
(2)考试中要按照自己的策略答题、涂卡。做完一块内容就要抬头看看消耗了多少时间,心里有数。前期重视质量,保证正确率,后面要提升速度。正常情况下,行测130题只有120分钟,一题连读题,答题只能分配50秒。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只要把一题控制在30秒左右,估计第一就是你了。
(3)考完后一定要做个表格,记录模考成绩、时间和正确率。这个表格还可以帮你把握时间。时间感非常重要,对时间的流逝感一定要训练出来。不然等到真的考试,如果因为某一块耽误时间,导致大块题目还没做,考完回家哭都来不及。所以一定要大致估算时间,培养时间感。
(4)分析模考的数据,结合自己本周的学习情况,调整下周的学习计划。
主要就这么多,具体的学科学习什么的,后期再分享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