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两端----舰载机折叠翼的得与失
相比于同行的陆地机场,不论是多大的航母空间总是有显得捉襟见肘的时候,而为了节省空间,提高利用效率,舰载机折叠翼很早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直至今日,仍有以阵风M为代表的舰载机不采用折叠翼,那么这里有着怎么样的取舍?


在谈舰载机折叠翼的得与失之前,首先先让我们看下当代战斗机的油箱布置

可见机翼油箱布置终点已经接近于达到翼尖位置,整个机翼内部空间被充分利用。


f-14油箱布置终点位置很接近翼尖


而到了采用折叠翼的超级大黄蜂,问题出现了。超级大黄蜂因为折叠翼的原因,实际上损失了红圈处空间装载燃油的能力(如果此处不采用折叠翼,其空间应该允许再布置合计200加仑+的内油)。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舰载机使用折叠翼很大几率会影响内置油箱的布置,从而减少内油荷载量,使得舰载机的性能受到影响。
当然挂点的布置,也值得我们关注




超级大黄蜂除了翼尖外的所有挂点全部布置在机翼折叠处的内端,折叠处以外没有布置任何挂点。
其一是减少了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挂点数量,同时也使得2,10号挂点不具有2000磅级武器的挂载能力,削弱了超级大黄蜂的载荷能力。
其二则是使得挂点布置较为拥挤,体现在超级大黄蜂上的影响则是:在1993 年夏,早期风洞测试中,显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投放外挂物时有相互碰撞的危险,这是由于机身的不利气流导致的,为此机翼挂架统一向外偏 3 度以解决此问题(当然和飞机的整体气动设计也是有关系的)。


而参考F-18L(F-18的计划中的路基版本,更类似YF-17),相对于F-18增加了一对挂点,提升了载荷能力,折叠翼对于载荷的影响也显露了出来。


我们根据超级大黄蜂的空间等条件不难推出,如果超级大黄蜂不采用折叠翼的话,除了2,10号挂点可以升级为挂载2000磅级以外,新增一对1000磅级或者是空空导弹挂点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还可以使得间隔更加充裕消除超级大黄蜂原有的“外八字”挂架设计。
可以说舰载机采用折叠翼,使其挂点设计和挂载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其三,采用折叠翼毫无疑问会增加机械构件的数量,增加空重。这就不必多说了
但是优点肯定就是空间了,采用折叠翼的超级大黄蜂的甲板系数等于或者小于体型比它小一圈的阵风,这对于寸土寸金的航母弥足珍贵。

那么为什么以阵风为代表的舰载机不采用折叠翼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挂点和内油!!!


如果阵风沿着红线处或者附近设置机翼折叠处,结合上上图可知,挂点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机翼内置油箱也将近砍半,无论是航程,作战半径还是载荷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削弱,而且机翼将不再与空军的通用,极大地提高了成本。而本身法国航母载机数量不多,使用和维护压力也较小,不选择折叠翼才是明智的选择,折叠翼对法国来说才是真正的鸡肋(或许法国的下一代舰载机也不会采用折叠翼)。对于体型较小的舰载战斗机来说,不采用折叠翼不失为一个理智的选择。


如果未来舰载战机,战斗机数目不断下降,而拥有美国尼米兹、福特式的超级航母。放弃折叠翼而偏向注重性能的大型舰载战斗机未尝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未来舰载机大型化及大量无人机的加入,航母终究会越来越拥挤,或许日后都是折叠翼的场景才会更加普遍。无论如何还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天平的两端----有得也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