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章 以斧回刃
接上回,苏轼结识了小钰,小钰便在定慧院暂时住了下来,因为周围比较荒凉,小钰的身世也便没有人再询问
“知了知了…”
小钰被知了的叫声吵醒了,又是深夜,她猫着身子,从床上爬起来,有些渴,从偏房找了一只碗,有些旧,碗边上出现一丝丝裂痕,月光在充满褶皱的碗底浮着,小钰打算用水洗一洗去。
出了房门,小钰往苏轼的屋子里看了看,发现没有人,被褥被掀开了…
“这么晚了,子瞻先生去哪了?”
小钰有些害怕,她怕官府的人深夜来拿人, 便穿上圆领外衣轻装,从厨房带上一把钝刀,以备不测,用来防身。
看到门前泥路上的脚印,在月光下反射着阵阵微光,她发现脚印通往远处,便叫醒了正在熟睡的车夫。
“师傅,师傅,您醒醒,苏团练不见了。”
车夫一下子从竹板上摔下来,连忙给小钰请罪,赔不是。小钰哪有那么宦官仕气 ,赶忙用双手,蹲下来扶起车夫,急忙上马车,循脚印赶去。
“小钰姑娘,这条路可真眼熟,幸亏我家团练走的是泥路,近来正路上多了好多兵使,听那些巷子里的人们说,苏大人树敌不少啊,是权御史中丞李大人布下的,不过夜这么深,苏大人定又是彻夜难眠啊!”车夫缓缓说道。
小钰心中暗暗想到,“彻夜未眠?我记得一年前我学过的课文,《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也是晚上去找张怀民,也是深夜,不会…”
脚步在路的尽头消失了,小钰和车夫迷失了方向,他们在黑夜中的摸索,小钰便又开始担心子瞻先生,回首一看,在月光下闪烁着的,刻在门上牌匾的三个字---承天寺。
推开门,眼前的一幕映入眼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正躺在院子里,月光撒在他的身上,像是一层银光,熠熠生辉,像松柏的苍劲枝干的光影。他面带微笑,如释重负,头上也未带玉簪,那样超然洒脱,如水的月光积满整个庭院,苏轼便如游鱼一般,静静地沉在水底。
张怀民从厅房里冲出来,晕晕撞撞地,走向小钰。
“额…”张怀民打了个嗝,眼神迷离,一身酒气,小钰吓坏了,拿出刀子直冲着张怀民,不过小钰还不很确定那人是张怀民,张怀民一个箭步穿回去,步伐又有些软散,夺过小钰手中的刀。
“小女,额,小钰,你是小钰,子瞻给我说了…你…小钰…好胆气,敢和我张怀民…额…”
张怀民一头倒在了门后。
“他就是张怀民?”小钰暗暗想到。
小钰起身,跑到庭院,低声喊着:
“子瞻先生?”
“子瞻先生?”
“苏子瞻?”
“苏轼!”
苏轼被她喊醒了,“也许他也能体会到张怀民被他叫醒的痛苦了吧。”小钰想到,自己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苏轼一巴掌拍醒了张怀民的那个视频。
车夫走到小钰身边:“张怀民大人,也是被贬黄州的失意之人啊,在这个节骨眼儿,所有与苏团练亲近的人,都会被李定视为异己,终无翻身之日啊,怀民大人仍然不惧其暴行,哎,还望皇上能早些宽恕苏团练,好让他重回朝廷,为我族人报仇雪恨啊!”
小钰不禁为最后一句而感到疑惑,转过身,车夫已是泪流满面,斑白的鬓发被泪水浸湿了。
“报仇雪恨?”
敬请期待下回讲说